兼并型城市边缘区政府环境整治的博弈分析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cjr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兼并型城市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产物,其边缘区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亟需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环境整治.鉴于兼并型城市边缘区的特殊位置,政府在环境整治方面有可能陷入囚徒困境博弈模型.从正面奖励和负面惩戒两方面入手,细化破解边缘区政府环境整治囚徒困境的各项措施,降低政府环境管理的成本,提高集体效益,促进兼并型城市边缘区环境可持续和谐发展.
其他文献
机构编制工作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体制和机制保障作用.市县机构编制工作的生命力体现在它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服务性和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上.市县机构编制部门的职能定位是市县机构改革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科学的职能定位就很难取得实质性成果,而市县部门的队伍建设是编制部门职能定位的重要保障.
简政强镇改革在广东省许多乡镇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扩大镇级政府的权限与职能,更好地服务于乡镇的社会经济发展.而基于胜任力的研究也一直是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热点.本文从简政强镇背景入手,梳理了胜任力的概念和研究现状,提出了在改革背景下对乡镇领导人的新要求,建立了构建模型的初步框架,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与实践方向.
西蒙与沃尔多之争(以下简称"西沃之争")被公认为是西方公共行政学发展史上最具启发性的思想交锋,对西方公共行政学的研究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蒙与沃尔多围绕公共行政学学科"身份"问题、事实与价值关系问题、价值观问题、思维与表达方式问题、文本的误读问题进行了立场相反的辩论.这场争论不仅促使公共行政从热衷于效率价值的追求转变为更多地民主价值关怀,积极地改变了人们对于规范价值的态度,而且形成了西方公共行
在梳理广州开发区政府管理体制变革历史的基础上,总结其特点,认为广州开发区现行的"五区合一"管理体制是一种典型的政区型管理体制,已经实现了由"工业区"向"行政区"的转变,正在走向由单纯的经济功能区向综合新城转变的过程之中.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广州开发区面临的挑战,指出广州开发区目前面临着实现城市化、转交政府职能等五大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提出了一些破解途径,培育开发区政府的治理理念、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
新中国成立前夕,北京召开了有多个少数民族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正式确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写入《共同纲领》)解放后,我国又先后建立了5个省级自治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达到44个.民族自治地方公共政策执行注定有与普通地区公共政策的相同之处同时又有与其不同的特点和内容.民族自治地方公共政策的制定与有效执行,是体现我国行政管理制度的重要一环,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就此提出民
公共政策的利益导向关乎大众百姓的切身利益,其应然是完全向人民传输利益,但现实中往往并非如此.本文从公共政策的利益导向的内涵理解利益取向和导向的对比分析等入手,进而深入公共政策的不良利益导向的诱因及产生方式,最后提出了具体的确保巩固政策正常利益导向的方法,包括建立公共政策的评估机制,加强对公权者无良官性的扼制,强化公共政策执行的力度等,以期能有效指引我国公共政策利益导向向着一个较为健康的状态和方向发
智利养老保险虽然刚刚走过30年的路程,制度的成功与否还不能下结论,但是智利养老保险制度在建立之初就保证了政策制定的科学性,而且新制的不断补充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都符合了政策环境的变化.因此从智利养老保险政策的建立和修正中,能汲取诸多优秀经验,对于不断提高我国政策制定能力,特别是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制定能力,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问题呈现出多样化、群体化的特点,所以针对某一特殊群体生存场域、表征的不同,解读现象的本质所在是要义.本研究以河南省ZMD地区的SD阳光家园的"受艾滋病影响的失依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入访谈、实地观察、文献检索等资料收集方式,分析"受艾滋病影响的失依儿童"抗逆力缺失的现象,为进一步研究问题解决路径提供了基础,也对其他特殊群体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视角,本文揭示了珠江三角洲城乡医疗卫生保障的现状与问题,分析了珠三角城乡医疗卫生保障差异性的原因,提出了推进珠三角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建设的若干对策建议,包括促进珠三角经济协调发展,不断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建立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有效机制等。
计划经济孵化出的政府全能主义正面临着来自社会变革的挑战,遭遇了公共事务治理的滑铁卢.在治理框架下,社会志愿力量的兴起有效填补了政府、市场失灵的功能空白,5.12汶川地震中的志愿者救助是其现实注脚,而这不仅是民主的理论诉求,更是灾害救助的现实需要.在机制设计理论框架下,展开对当前我国应急志愿服务现状的调查分析,阐述应急志愿服务机制的理论基石与构件,描述我国志愿者参与自然灾害救助的流程步骤及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