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化温度对Al-Mn合金再结晶行为的影响

来源 :Lw2010第四届铝型材技术(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1989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将Al-Mn合金铸锭经不同均匀化退火并在510℃热轧后再经过不同温度退火。研究发现,Al-Mn合金热变形后的再结晶速度很快,经过不到200秒的时问退火以后合金的硬度就基本稳定不下降了;同时其再结晶行为与均匀化温度密切相关,高温均匀化有利于热轧板再结晶过程的进行。通过对热变形和均匀化后合金中析出相的透射电镜分析,发现这种均匀化温度影响再结晶行为的本质是由于均匀化后析出的α相大小和分布完全取决于均匀化温度,低温均匀化处理后析出的弥散相细小弥散,从而导致在同样温度下退火的再结晶分数低。
其他文献
大跨空间结构受到的地震作用是多点多维的,结构受力情况十分复杂。本文首先介绍了多维多点输入地震反应分析的基本原理,采用时程分析法对某火车站大跨空间结构进行多点多维输入下的地震相应分析,并与一致输入下的结构响应进行了对比,考查了两种输入方法下结构扭转效应和内力变化的特点,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得到结论:对于大跨结构,多点输入带来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在不同方向地震输入下,多点输入下结构的扭转效应和内力变化
本文测量了实际工业生产得到的7050铝合金型材横断面上晶粒分布状态,并用示意图进行概括。运用 DEFORM-3D商业软件,结合实际生产的工艺数据设置模拟了具体挤压过程。结果表明:实际所得晶粒分布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等效应力在L形挤压料周边部集中,使得这部分的晶粒尺寸较挤压料中部细小,为进行7050铝合金组织性能的模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型材表面缺陷绝大一部份产生的原因,都是直接或间接与模具设计和生产加工不到位有关,现简要介绍几种情况:“T”字型料;空心模加强筋“T”字型。
本文分析了对于178铝棒而言采用热锯和热剪在日常辅材消耗、能耗以及操作性等方面的对比,结果表明,热剪比热锯更具有实用性。
铝型材的可挤性主要是指挤压犁材实物与型材标准图纸的一致程度。如果完全符合型材图纸要求,就说此种型材可挤压生产。对于铝型材的生产来说,首先考虑此种型材在本企业生产的可能性。生产中,铝型材的截面形状及合金特性对生产控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截面形状及合金特性对复杂截面铝型材的可挤性作一分析探讨。
随着外企的大量进入国内设厂,原材料的本土化是一个大趋势.国外设备的节能环保轻量化做的比较好,大量采用铝材作为部件使用.而我国虽是铝材大国,可在工业铝材的研发和应用上大大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本文着重探讨在现有国情的基础上来实现高精度纺织机械铝材的本土化。
铝型材挤压时,由于铝棒与挤压工、模具之间的摩擦,引起了铝棒挤压过程中沿截面方向流动速度的不均匀。有可能使制品产生表面质量不合格、机械性能不合格、几何型状不合格及几何尺寸超差等缺陷。本文简要阐述了铝型材因设备方面引起末端变形的受力分析及改善措施。
针对2024T4小棒力学性能不合格现象,选择对2024T4(ψ)12棒材机械性能影响较大的4项热处理参数进行了生产试验,确定了最佳的热处理制度,从而获得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力学性能高强度的合金棒材。
对固溶+人工时效(T6)态和挤压(F)态的挤压变形Al-0.8%Mg-0.6%Si-0.1%Sc和Al-0.8%Mg-0.6%Si-0.3%Er合金进行了拉伸试验和低周疲劳试验,研究了T6处理对合金拉伸性能和低周疲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人工时效处理可以有效地提高Al-0.8%Mg-0.6%Si-0.1%Sc和Al-0.8%Mg-0.6%Si-0.3%Er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并使合金的
本文主要探讨了经等通道转角挤压变形后Al-4%Mg-0.6Mg-0.3%Er合金的室温拉伸及断裂行为,并与常规热挤压Al-4%Mg-0.6Mg-0.3%Er合金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等通道转角挤压Al-4%Mg-0.6Mg-0.3%Er合金表现出更高的室温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经过不同道次和路径等通道转角挤压的Al-4%Mg-0.6Mg-0.3%Er合金的拉伸断裂方式为切断型,而常规热挤压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