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以自我作为一个内驱的心理要素,寻求解释自我增强和自我批判在压力条件下对运动表现的潜在作用。所谓自我增强是指个体保维持、提升自我观点积极性的心理倾向,也是自尊保护的内在驱动力(Sedikids等2008;Hepper等2012)。而自我批判则是指高标准的自我朝向,表现为个体在外在要求条件下容易体验到适应不良的特征(Blatt,2004;Thompson,Zuroff,2004)。研究运用文献分析和逻辑演绎的方法,认为自我增强在压力条件下会激发强烈的自我观点积极性、自尊保护动机,从而增加表现的自信心,其结果可能会促进行为表现的质量;但是,自我批判由于倾向高标准的要求、关注消极信息,在压力条件下,则可能会导致高自我批判的个体感到放大的压力,从而引起对行为表现的负效应。研究基于自我增强与自我批判的特征表现,结合压力下运动表现"Choking"现象和"Clutch"现象的理论机制(王进,2005,2008,2013),采纳温忠麟等对中介与调节关系的建议(温忠麟等2004,2005,2006,2014),尝试构建了压力下运动表现解释的自我增强中介效应和自我批判调节效应的理论模型。该模型的提出进一步丰富了自我驱动的压力下运动表现的理论解释体系,拓展了自我因素在压力下运动表现的解释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