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点探针技术在肝癌、乳腺癌分子靶向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2008年全国纳米生物和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51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癌症是影响人类生存的重大疾病,分子靶向诊断与治疗在肿瘤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肿瘤标志物是分子靶向诊断与治疗的前提,在肿瘤诊断、预后判断、治疗选择及随访监测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对肿瘤标志物诊断的敏感性有限且有效的监测与临床应用缺乏,而使其临床应用价值受限,开发一种简单、灵敏的肿瘤标志物检测技术,建立更合理的肿瘤标志物监测应用平台,是肿瘤标志物临床应用研究的重点,也是实现分子靶向诊断与治疗的前提条件之一。量子点具有优良光物理特性,将量子点生物探针与肿瘤标志物结合,将在肿瘤诊断、监测、治疗选择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应用前景广阔。本研究对量子点生物探针在肝癌体内外成像及乳腺癌标志物体外诊断的综合研究表明,量子点在体内外成像研究中具有重要优势,而目前最有可能临床应用的方向是体外分子靶向病理学诊断。
其他文献
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是一种散发进行性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型复杂多样,主要包括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帕金森综合征、共济失调和锥体系统功能损害等。本
脑卒中是当今世界公认的三大主要疾病死因之一,脑出血为其中的头号杀手,对人类生命与健康危害极大。脑出血在脑卒中所占的比例在不同的地域及种族存在差异。国外的流行病学资料
目的:探讨吸烟是否可以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缓解精神分裂症所带来的阴性症状。 方法:共纳入776例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Fagerstrom尼古丁依赖量表(FTND)检
目的:探讨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合并西酞普兰治疗两种方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对4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SSS)、汉密尔顿抑郁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中的作用。 方法:将72例我院康复科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研究组采用
医疗辐照是X线被发现后最早获得实际应用的领域,也是目前人类所受到的最大的人工电离辐射来源。特别是诊断X射线,所产生的世界人口年均有效剂量占人工辐射源总年均有效剂量的95
人工纳米材料由于其独特的物化性质使得它们在商业和医学领域应用广泛,同时其潜在的负面影响也己引起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许多研究表明,纳米颗粒(如TiO2,CNT,C60)比大粒径的颗
对精神分裂症复发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对策降低复发率方法采用自编半定式问卷对119例反复住院患者就服药依从性、不良生活事件、家庭支持情况、病前性格等多方面进行调查。
为观察亲脂性药物纳米载体的细胞转运过程、研究细胞动力学行为、考察处方因素对载体转运的影响,指导具体药物载体的选择和设计。 本文选用了亲脂性荧光染料6-香豆素为模
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最常见病和多发病,任何部位的椎间盘都可突出,腰椎间盘突出最多占90%,其次是颈椎间盘,胸椎间突出最少,腰椎间盘突出是最常见。本文介绍了突出和膨出的定义,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