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电法探测第四纪覆盖层应用实例分析1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工程物探与岩石工程测试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ccess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密度电法兼具电剖面法和电测深法的优点,数据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自工程应用以来,在岩土工程勘察、地质调查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覆盖层探测是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重要内容,由于高密度电法可以通过剖面的形式反映地层的连续变化,因此与钻探方式结合可以有效实现探测成果的点面结合,提高工作效率.高密度电法探测中,对于水平向地质异常位置的反映通常比较准确,但由于电法本身的工作特点,对地质异常的垂向位置反映往往不准确.本文将高密度电法结合钻探在多个项目中进行了第四纪覆盖层探测的成功应用,总结了不同土层的高密度电法深度转换系数,希望可以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通过将引进Geomil公司带孔隙水压力测试功能的静力触探(CPTU)试验仪器,应用于澳门填海区进行原位测试,将CPTU测得的锥尖阻力qc、侧壁摩阻力fs以及孔隙水压力u2,按照国内铁道部基于双桥静力触探的土质分类图进行分类,同时采用国际通用的归一化处理方法后,利用Robertson CPTU土质分类图进行分类,将二者的结果与同一个场地钻孔取样室内试验获得土的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判断国内基于CPT试验
常州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文化宫站~博爱路站区间勘察外业静探施工时,发生了断杆事故,断杆位置处于地铁隧道结构线内,遗留探杆对后期盾构施工产生了安全隐患,需要进行拔杆处理.由于场地处于闹市区,周边环境复杂,而断杆位置较深,地下水埋藏又浅,并且浅部地层以粉砂性土为主,含有承压水,拔杆施工难度很大.经过多次方案比选,本工程采用了一种类似沉井围护开挖施工的拔杆方法,安全地将遗留断杆拔除.本工程静探断杆处理的方
水对边坡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多数边坡失稳及破坏都与水的活动有关,故有"无水不滑坡"、"治坡先治水"之说.边坡水患处治的关键是要查明坡体内地下水的分布情况及含水量,而常规手段主要采用钻探技术,费时费力,地下磁流体探测技术广泛用于找水、防水及治水领域,但在边坡工程水患探测的应用尚处于空白.文章以上三高速公路K290+400边坡为例,采用地下磁流体探测技术探测边坡地下水,并与已有勘察成果对比分析,结
以天塔道探测地下通道的成功经验,介绍地震映像法的在无损探测地下通道工程中的应用.地震映像方法具有效率高、成像快、分辨率高和异常解释清晰的特点.本文以实际工程应用为基础,详细阐述地下通道的地震映像法的成图原理、图像异常特征,并结合勘察资料及设计资料,确定地下通道准确位置.给无损探测地下构筑物形态提供科学依据.
以某地地铁盾构隧道地表沉降数据为例,从基于相关性的组合预测模型的思想出发,首次建立了基于相关系数的盾构隧道地表下沉的组合预测模型.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相关系数的组合预测模型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预测中的应用克服了单一模型的局限性,能够有效利用不同单一模型的信息,具有很高的精度和可信度,更适用于对沉陷变形数据要求高的工程场合.研究结果具有很好的适用性,能为相关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借鉴依据.
地质雷达是广泛用于隧道工程地质勘察的物探技术,但常规数据处理方法对深部微弱的有用反射信号难以提取和识别,造成异常解译的不确定性.本文鉴于单一介质频谱响应具有唯一性的特点,提出并详细介绍了地质雷达信号谱能分析的后处理技术,通过在已开挖隧道基底进行深层地质探查,提取计算空气和水等目标介质的谱能强度进而识别地下深层地质异常体.与常规二维雷达图像对比,结果发现了常规图像中尚未反映的深层溶洞、暗河及含水破碎
本论文通过总结地质雷达探测西安城墙土遗址的实测图形,确定了该类土遗址典型缺陷如内部存在空洞、夯土含水率高、夯土不密实、表层砖层与内部夯土之间脱空等分别对应的地质雷达特征图像.在此基础上,将其应用于指导这类土遗址的地质雷达探测信号的分析处理,能够较准确地确定缺陷的类型,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实现了对土遗址快速、准确的无损探测和有效评估.
通过对电测深方法原理的阐述,结合在长武黄土塬某工区的电阻率测深工作,给出了现场实测数据处理后的成果图表,结合黄土塬的地层结构,经过定性和定量分析,最终确定了地下水位埋深和基岩面埋深,有效的进行了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满足了工作要求.
本文介绍了上海软土地层中深度为15.6-16.1m,采用地下连续墙以及钻孔灌注桩作为围护施工的大型多层支撑基坑工程监测实例.实测内容包括基坑施工过程中围护墙与土体水平位移、周边地面沉降、基坑内支撑轴力等.研究表明:基础底板施工期间基坑的"蠕变"现象明显,开挖深度、空间效应、坑壁临近既有地下室等均是影响基坑水平位移的重要因素;坑外横向地表沉降呈抛物线型分布,沉降影响范围约为开挖深度的2倍以上,最大沉
在委内瑞拉拉比西亚电站地下水勘察过程中,以岩石的导电性差异为基础,利用电阻率测深法得到了观测点处视电阻率沿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情况,对工作区内的地层特点、构造规模、地下水类型和分布规律有了一定认识,根据现场条件,联合采用了电测井法,研究钻井剖面对应地层的电学性质,结合局部钻探成果,进而对区域地层岩性、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等做出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解释,为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提供了准确可靠的物探参数.利用区域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