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耳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防控技术

来源 :“中国地方猪种保种与利用协作组”第六次年会暨辽宁省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2009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ong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PRRS)是猪以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综合征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新的病毒性传染病,本文首先分析了该病的流行病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从强化消毒工作、用IPMA, IFA, ELISA等国际通用方法对引进猪进行口岸检疫及采取限制访客和防止有害的鼠、鸟类以及严格消毒等生物安全措施等八个方面进行管理。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IHA和ELISA两种方法对贵州省4个地区195份山羊血清进行了羊流产嗜衣原体和弓形虫的血清学抗体检测。对于本次羊流产嗜衣原体病和弓形虫病的抗体检测而言,ELISA方法虽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进行定量的抗体检测,但费用较高不易进行大批量的血清学检测。而IHA是传统的检测羊流产嗜衣原体病和弓形虫病的血清学方法,结果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对血清样品要求也较高,但其操作简便,成本低,设备要求较低,
为了摸清引起贵州省山羊流产主要传染性原因,掌握相关疫病的流行动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轻当地养殖户的经济损失,笔者对2011-2012年间贵州省7个地(州、市)74个养殖场的514份羊血清进行了布鲁氏菌病、弓形虫病、羊流产嗜衣原体病、蓝舌病和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5种山羊流产疫病抗体的血清学监测,并采用PCR方法对10只采集于不同养殖场流产死亡母山羊进行羊流产嗜衣原体病和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
清平猪为中国优良地方猪种,以其妊娠期短而著称.本文以清平猪为母本、导入50%杜洛克血统的新清平猪母系,保持了清平猪妊娠期短的特点,同时其它性状都有所改进,其胴体瘦肉率达52.56%,背膘厚为33.94mm,眼肌面积为33.87cm2.新清平猪母系与长白、大白公猪的杂交后代头胎总产仔数平均达10.23头以上,初生窝重达17.48kg以上,21日龄窝重达59.32kg以上,长白×新清平杂交母猪妊娠天数
本实验通过对比垫料原料锯末和花生壳的不同比例,增加粪便梳理、喷洒菌液、翻圈这些措施来研究发酵床的温度、表面与内部的相对湿度、粪便被分解的天数以及圈舍内气味的不同情况,比较不同条件下发酵床的发酵效果.结果显示:锯末比例高的对照组在温湿度、粪便分解、猪圈气味方面都极显著地优于花生壳比例高的实验组.增加粪便梳理对发酵床的温湿度影响不大,但能显著影响猪圈的粪便分解及空气质量.增加菌液喷洒,显著影响发酵床的
本文对生物发酵床养猪和传统地面养猪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发酵床表面温度,受到环境空气温度和垫料温度的双重影响;生物活力素Ⅰ中有益微生物功能强劲,垫料升温快,温度高;生物发酵床饲养猪只试验期总耗料量为1191kg,平均日增重为724.14g,料肉比为2.595∶1;传统水泥地面饲养猪只总耗料量为984kg,平均日增重为542.32g,料肉比为2.843∶1,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三项指标试验
本研究以172头辽宁黑猪、新丹黑猪为试验对象,在测定其仔猪初生重、胎盘重的基础上,分析了胎盘效率对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胎盘重大,初生重也大;胎盘效率高,其窝产仔数也高;胎盘效率低,其窝产仔数也低,但胎盘效率达到一定数值后,窝产仔数不随胎盘效率的增加而增加.
以莱芜猪、鲁莱黑猪和大约克夏猪共60头去势公猪为试验对象,对肌肉抗氧化性能及肉质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宰后肌肉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肌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逐渐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则逐渐上升;不同品种猪间除MDA5d差异不显著外(P>0.05),各保存时间的SOD和MDA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并且,SOD活性始终是莱芜猪>鲁莱黑猪>大约克夏猪,MDA含量则是莱芜猪
本研究测定了陆川猪17个个体mtDNA D-loop序列442bp,结合已报道的中国地方猪种的mtDNA D-loop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陆川猪单倍型多样度和核苷酸多样度比较丰富,陆川猪和宁乡猪、大花脸猪有很近的遗传关系.
规模化猪场分娩舍的工作是养猪生产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生产环节,此工作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母猪的健康和仔猪的育成.本文笔者根据多年的规模化猪场管理体会,以万头猪场为例编制了分娩舍操作规程,以供广大养猪业者参考和探讨,以期最终提高猪场的整体经济效益。
本文用仔猪大肠杆菌病纯化冻干卵黄抗体处理实验性ETECK88、K99、和987P菌株感染新生仔猪,结果表明:本药剂中的IgY与ETEC菌毛相结合,改变了ETEC的细胞膜结构,阻止了ETEC在仔猪小肠内的定殖,妨碍了ETEC的正常代谢,最终实现了对仔猪大肠杆菌病的防治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