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分析引导教学法

来源 :第二届全国土力学教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er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土工工程专业技能的必修课程,根据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特点,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学习这些课程的分析引导教学法,即利用力学观点分析问题、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经济头脑解决问题的三步学习法,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了该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
其他文献
为实现“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统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上海交大对研究生教育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综述了岩土工程研究生培养办法。
土力学具有碎散性、三相性和天然性的特点。本文根据土力学的特点从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和开放型实验三个方面探讨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方法。提出既要重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又要重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开展学生创新型实验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的有效方法。
归纳了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土力学应用型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深入分析叠进或教学模式三个递进层次:知识的认知性屡次、知识转化为能力层次、知识的“创新屡次”在实践性强的应用型学科教学中的优势,进而提出在土力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实施过程中引入叠进式教学模式,对《土力学》教学模式改革进行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本文首先分析了素质教育的概念,辨析了素质教育的本质,然后指出在当前大学教育中,大学生做作业仍然存在着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文章在详细分析这些问题后,最终提出采用做例题来布置作业这样一种合适的解决方法。
本文较全面地收集了韩国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设置与岩土工程相关的课程,即土力学、基础工程、土工试验等课程的基本资料,并从岩土工程课程设置体系结构、土力学教学和岩土工程教学新进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合我国高等教育中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岩土工程相关课程加以比较,提出了一些建议。
在水利、土建类专业学生的教学工作中,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学是工程建设紧密联系的两门学科,两门课程各有其教学体系和侧重点,但在土的分类这部分教学内容上,目前国内的常见教材上两门课程有重复之处。对这一类专业的工程地质课程是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是后续土力学课程的基础,而不是自成体系的工程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应从地学角度使学生理解土的分类的地学意义,土力学可结合具体培养学生的目的进一步明确土的工程分类体系。本文
以列表的方式比较了国内外30本土力学方面的教材,指出了国外相关教材的发展趋势和内容的变革;也对国内的一些教材的不同特点、倾向和内容的取舍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于教材中的某些概念问题进行质疑的探讨。
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从师生间的沟通、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考试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对土力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对应工程特色浓厚的土力学课程来讲,如何让缺乏工程经验的受教育者很好地接受土力学知识是一个难题,对土力学教学过程进行具体介绍,提出实用的土力学教学框架以及教育技术。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介绍,说明只有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使土力学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地基处理技术》是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文简要介绍了地基处理技术课程的特点,分析了该课程目前的教学现状,根据该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探讨了互动式教学法和案例法在该课程的应用,研究了传统教学手段的改革,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