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格兰社区药师的药学服务探讨国内药师的慢病管理

来源 :2015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一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69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计到2020年,慢性病将成为人类致死和致残的首要原因,我国慢病患者也逐年增加,慢病管理在中国刚刚起步.因此,通过介绍英格兰社区药师不同层次的药学服务,从而为我国药师如何开展慢病管理的工作提供借鉴、启示和思考.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右后肢踝关节外侧皮下注射CFA方法制备CFA模型,通过明暗箱实验从行为学水平观察炎性疼痛与大鼠的情绪的关系,再通过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右美托咪定处理大鼠后检测脊髓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表达的变化,研究右美托咪定对炎性疼痛大鼠的焦虑情绪和HMGB1表达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0例经皮肾镜取石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个组,均20例.A组患者采取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穿刺点选取以胸10-11椎间隙,注入0.5%的罗哌卡因20.0mL.B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给予0.1 mg/kg咪达唑仑+0.2mg/kg依托咪酯+3.0ug/kg芬太尼+0.1 mg/kg维库溴铵进行诱导插管,并给予4.0-8.0mg
背景和目的:结直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同时也是引起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疾病。近几年结直肠癌在中国的发病率不断增加,而疼痛是结直肠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肿瘤相关性疼痛伴随在肿瘤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手术、放化疗等一系列治疗过程中。在临床癌痛治疗中,阿片类药物与氯胺酮联合应用广泛,其中吗啡与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联合应用普遍。近年来研究发现免疫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起
套细胞淋巴瘤是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亚型,为一种特殊类型的B细胞淋巴瘤.在北美和欧洲,年发病率大约为2~3/100000,但是具有侵袭性淋巴瘤较短的PFS和OS,中位OS约为3-5年[1].该疾病的特殊性导致选择化疗药物的复杂性,以及该患者本身疾病的独特性,临床药师作为治疗团队的一员,优化治疗方案,最大限度保证了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随着中医药临床的不断发展,临床中药师步入了临床药学的历史舞台,临床中药师的综合素质也面临着挑战,临床中药师的继续教育和相关培训就继续建立起完善的体系.通过实地的考察和调研,所调研医院临床中药师培训和继续教育的制度不完善,开展的宽度和深度都不够,急需建立起相关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来丰富和填补临床中药师的专业空缺.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药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监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1例药物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药学监护,探讨可疑药物与不良反应相关性,分析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因素及临床特征,为临床早期诊治提供依据.结果:临床药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及说明书,协同医生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用药史,输血史,相继停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调整为非洛地平缓释片降压治疗,同时加强对血常规的监测,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1例帕金森病患者的药物治疗并进行全程药学监护,以治疗药物的选择、不良反应的处理、患者依从性监护等3个方面作为切入点,协助医师完善治疗方案,提出干预措施,并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药学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安全、合理用药.
培美曲塞为多靶点抗叶酸代谢药物,主要用于非小细胞肺癌和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治疗.常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等,培美曲塞导致的水肿发生率低,国内文献未见报道.本文介绍1例多周期应用培美曲塞致重度水肿患者,临床药师参与其诊治过程,查阅国内外文献,分析患者水肿可能原因及机制;在排除其他诱因情况下,判断患者水肿为培美曲塞所致,并建议暂停使用该药.虽然药师的意见未被采纳,但引起临床医护人员对培美曲塞导致
目的:本文旨在:在规范化治疗的前提下,(1)分析关节骨科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因素;(2)评估各量表对血栓发生的指示作用,并试图给出新的识别高危人群的临界分值;以为进一步个体化给药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方法:收集关节骨科收治的下肢关节病、需行手术患者共87名.考察因素:性别、年龄、BMI、手术、骨折、活动能力、下肢水肿、静脉曲张、恶性肿瘤、肺疾病、脑梗史、脑梗家族史及输血.患者术后1,3,7天及出院
目的:分析干预前后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基层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建立一支由市卫生局相关人员和医院临床药师组成的专业团队;以南充市10家基层医疗机构2013年1月~2013年12月578例4种I类切口手术(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修补术、闭合性骨折手术)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为研究对象,采取培训、督导以及行政干预相结合的方法,对抗菌药物应用及管理进行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