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井水平井重复改造工具设计及应用

来源 :低渗透-致密油气田勘探开发技术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ssy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常规K344型双封单卡工具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面临并且无法解决诸如“负压卡钻”、无法满足排量大于4m3/min的压裂施工要求等难题,设计了YK组合式双封单卡体积压裂工具;针对油井重复改造中小排量注入测试、找漏验窜等施工需求,设计了双Y型注入测试工具;对于未开发层段的射孔压裂作业,设计了水力喷射与双封单卡压裂联作工具,提高了增产施工作业效率.提出了针对不同工况及工序选配适当双封单卡工具的技术措施,以提高油井水平井重复改造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其他文献
针对注水井在线酸化增注技术现场作业中存在的酸液溶蚀能力强、作业排量小、作业周期长等问题,设计研发了专用于在线增注作业的装置,可将常规作业中的卸酸、储酸、配酸、供酸、酸化作业等多种工序一体化同步完成,具有耐酸性能强、集成化自动化程度高、工作稳定性强等特点.现场试验及应用表明,注水井在线增注装置工作可靠、现场作业平稳正常、作业现场无酸液滴漏情况出现,为注水井降压增注措施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设备基础.
针对长庆气田开发过程存在的井口闸阀失效刺漏、管柱腐蚀断脱、节流器失效等修井作业技术难题,以及储层漏失严重、外部施工环境复杂造成作业难度大、风险大等问题,通过井底成像、冷冻换阀技术、带压修井、连续油管钻磨、井下电视、水泥承留器封堵等技术研究及应用,提高了修井作业安全性和施工效率,有力支撑了长庆气田高效开发.
长庆油田地处鄂尔多斯盆地,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敏感区域多,井下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返排液和油泥,易造成井场环境污染,给油田清洁生产带来了诸多挑战.为此,梳理了长庆油田整个井下作业过程中存在的环保问题,总结了采油管柱密闭清洗技术、油管连续密闭循环洗井技术、分段压裂上提油管防喷技术、液压式防喷泄油和带压作业等关键环保技术.现场试验应用150余井次,单井平均减少返排液28.2m3,减少油泥0.2t,有效地
油基岩屑属于钻井有害固体废弃物,如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为此,进行了油基岩屑无害化处理技术研究.通过对比国内外油基岩屑处理技术,确定内部摩擦生热式解析处理方法为研究方向,研制出两套油基岩屑热解析处理装置样机.该装置采用橇装化设计,集中监测控制,具有加热均匀、处理周期短、安装搬迁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室内实验及现场试验证明,装置样机达到设计要求,具备工业化生产能力.
前期长庆油田水平并重复改造施工过程中,存在封隔器易失效、施工效率低等问题.以降低和改善K344封隔器胶筒工作时产生的应力及变形为切人点,通过增加封隔器外径、固定胶筒下连接套和优化改进胶筒结构等措施使封隔器的性能大幅度提高,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但仍然存在段间沟通等问题,在分析长庆油田水平井重复改造工况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重复改造技术的特点认为采用“机械封隔+动态多级暂堵转向压裂”技术思路是长庆油田
为了满足常规工具油管在较低压力(小于10MPa)下实现带压拖动的作业需求,开发了泵送投捞式油管堵塞技术,可以通过泵送和反冲操作,快速实现管内封堵和解堵,操作方便快捷、锁堵可靠.详细介绍了泵送投捞式油管堵塞技术核心配套工具的设计开发、室内测试情况,经过多次改进,工具结构得到完善.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应用情况表明,该泵送投捞式油管堵塞技术可有效满足常规工具油管带压拖动调整钻具连续压裂施工的作业需求.
苏里格气田是典型的低渗透气藏,其天然气井超过10000口,基本属于低产、低效气井,井下节流技术是苏里格气田经济有效开发的关键技术.随着生产时间的延长,井底积液、节流器冲蚀损坏、打捞颈断裂、遇卡等节流器失效问题日益突出,气井稳产难度大.部分失效节流器由于断颈、冲蚀严重,采用常规钢丝作业无法打捞.利用连续油管携带井下动力钻具套磨铣井下失效节流器,成功完成了SNXXX-02井失效节流器打捞现场试验,实现
气井采气树在使用过程中常因腐蚀、老化、磨损等多种原因产生泄漏、机械故障,不仅严重影响了气井维护,也给安全生产带来了巨大隐患.目前长庆油田气井常用更换井口阀门技术为压井、下堵塞器两种作业方式,不仅封堵困难、安全风险高,同时容易造成储层伤害及环境污染.为此,长庆气田开展了冷冻暂堵带压换阀技术研究,该技术通过带压钻孔和冷冻封堵,可同时对多层套管环空和油管进行暂堵,无须压井,具有易察易控、时间短、成本低、
连续油管无缆式套管接箍磁定位技术相较于其他连续油管深度定位技术,具有高精度深度控制、卡钻风险低及不损伤套管等特点.无缆式套管接箍磁定位技术最初用于投塞或射孔前的深度控制,使用局限于流量远低于正常压裂液排量的情况,而且不能在泵入携砂压裂液时使用.为此,进行了连续油管无缆式套管接箍磁定位技术研究,对设计研发的定位器进行了多次过接箍及压力延迟测试,实现了深度的精准定位,使该项技术能可靠应用于连续油管校深
压裂改造后,传统井下封隔工具如压裂球、桥塞等需返排出井筒或下钻具磨铣掉,使得施工效率降低.为此,开展了用于制造此类工具的可溶合金材料研究.针对不同工具,开发了力学强度、溶解速率各异的3种可溶合金材料.合金密度约1.8g/cm3,拉伸强度145~350MPa,屈服强度118~300MPa,布氏硬度80~95.合金可在含矿化度的水溶液中自行溶解且温度越高溶解速率越快.利用可溶合金所加工的压裂球、堵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