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人脸感兴趣区域的低比特率视频编码方法

来源 :第十四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628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出一个突出人脸感兴趣区域的低比特率视频编码方法.首先根据人脸分割的结果进行快速自适应区域低通滤波,消减不感兴趣区域中的部分高频分量,保持感兴趣区域不变,再输入常规的H.263编码器进行编码.实现用更多比特编码感兴趣区域,较少比特编码其它区域,而无需对已有的编码器作任何改变.而且,可通过自适应地调整滤波器的参数,增减不感兴趣区域中的高频分量,实现基于区域的可伸缩编码.实验结果表明,在比特率相同的情况下,对背景较复杂的视频序列,人脸区域的峰值信噪比较原来可提高1.7-1.8dB,压缩视频的主观感觉质量明显改善;在图像主观感觉质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比特率最多可以减少35%以上,具有很好的可伸缩范围.
其他文献
视频编码标准H.264/AVC采用了SP帧,以取代Ⅰ帧的相应功能.它主要应用在码流切换、快进/快退、随机接入、错误恢复和错误掩盖.本论文首先介绍了SP帧的主要应用,然后通过分析原
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降低运动估计复杂度的实时搜索算法RS,可提高编码器的执行速度,降低编解码器间的延时,使H.264编码方案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时视频编码.根据实时视频的特点,
在视频编码领域,方向可延伸快速搜索(direction extendable search,DES)是一种高效搜索算法,但对图像运动剧烈部分搜索精度不高.对此提出一种扩展的方向可延伸快速搜索算法(E
对AVS标准与H.264标准的核心技术进行比较,并根据ITU-R BT.500描述的DSCQS视频质量主观评价方法,采用VQEG推荐的20个标准清晰度测试视频来评价这两大标准的编码性能,最后结合
针对应用于实时视频采集处理系统的数字视频稳定算法,在实时性和抗干扰性方面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图像下采样和局部采样数据相结合进行全局运动估计的快速视频稳定算法
本文介绍了三种运动目标的检测方法,并分别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根据特定的视频环境,为了能够更好的检测到运动物体,我们把背景和前景的检测方法与光流法相结合,并取得了较好
AVS1-P7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二代信源编码标准AVS系列标准中的第七部分,采用基于块的混合编码方法,同多种基于块的视频编码标准相似,AVS1-P7解码图像也会出现块效应.
会议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AN算法的离散逆余弦变换IDCT(Inverse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快速算法.我们用移位和加法运算取代了AAN算法中原有的乘法运算,以实现定点的IDCT计算.
数字视频质量评估在视频压缩、处理以及视频通信领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最近Guan-Hao Chen在Zhou Wang提出的MSSIM方法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结构失真的测量方法(ESSI
会议
本文结合两种不同的运动估计方法,探讨二维棋盘式滤波器在视频编码中的应用.在分级运动估计中,对采用二维棋盘式滤波器所得到的低频图像进行预测估计,并与9/7小波变换进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