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田除草剂的模糊综合评判

来源 :第十届全国杂草科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除草剂优劣排序,有利于应用于甘蔗生产中.结果表明:25种除草剂产品中,莠灭净、敌草隆单剂及其混配剂9个产品除草综合表现评价为优良,乙·莠、异丙·莠混配剂及西玛津、草甘膦、乙氧氟草醚、莠去津、百草枯单剂等7个产品除草综合表现评价为中等,其他产品除草综合表现评价较差. 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可以利用长期、大量的田间试验数据结果对甘蔗田除草剂的综合情况进行定量评价,结论较全面、客观。数据材料较少时,应当注意主观分配各因素权重会引起的误差,药剂残留和毒性对后茬和施药人员、环境的风险和安全性,以待后期解决,在模糊综合评判中选择的评判指标要以生产发展趋势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其他文献
对刺儿菜幼苗经草甘膦茎叶处理后14天内的取样及进行体内莽草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刺儿菜幼苗经过两个剂量的草甘膦处理后莽草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达到最大值后迅速下降.通过14天内草甘膦对莽草酸含量情况的影响分析刺儿菜对草甘膦具有较强的抗药性潜力。植物受草甘膦处理后,低剂量下的伤害能自行恢复,莽草酸的含量会因其自身代谢而逐渐减少。而在高剂量下植株吸收的草甘膦量增加,其体内莽草酸的含量也逐渐增加,自
综述了除草剂和除草剂安全剂对植物GSTs的诱导作用,概述了与除草剂代谢有关的GST基因的克隆及转基因植物研究进展,并介绍了GSTs与杂草抗性之间的关系.GSTs的主要功能是催化某些内源性和外来有害物质的亲电子基团与还原型谷肤甘肤的琉基偶联,增加其疏水性使其易于穿越细胞膜,分解后排出体外,从而达到解毒的目的。除草剂安全剂主要能增加谷类作物对除草剂的耐受力,但不能增加双子叶作物对除草剂的耐受能力。虽有
对吉林省中西部三个县市的稻田稗草进行抗丁草胺、二氯喹啉酸测定,结果表明,这三个县市的稗草均对丁草胺产生了抗药性,其中以德惠采集的稗草抗性水平最高,达28.5倍,梨树采集的稗草抗性最低,为5.6倍,前郭采集的稗草抗药性水平为6.9倍;对二氯喹啉酸的抗性较低,其中在德惠县采集的稗草对该药剂敏感,梨树和前郭采集的稗草对二氯喹啉酸抗性较低,分别为2.3和2.6倍.通过本研究表明,吉林省中西部稻田稗草对丁草
本文采用了温室盆栽法评价了百草枯对刺萼龙葵的防除效果,并在野外对其实际防除效果进行了验证.盆栽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百草枯对刺萼龙葵EC90为264.04g a.i./hm2.田间药效结果表明:百草枯260、430、600g a.i./hm2药后30d对刺萼龙葵的株防效分别为53.55%、59.83%和88.4%,鲜重防效分别为81.24%、86.53%和93.62%,对刺萼龙葵起到了较好的控制作用.
本文介绍了50%行行清水分散粒剂进行几种不同药剂处理水稻田杂草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0%行行清水分散粒剂防治水稻田杂草的安全性好,行行清50%水分散粒剂+40%乙草胺可湿性粉剂防除移栽水稻田杂草药效显著,对禾本科、莎草科和阔叶杂草均能有效控制,其综合防除效果达98.9%以上.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连续5年在四川麦田开展了5%大能EC(唑啉·炔草酯)不同剂量、不同施药时期、不同阔叶除草剂混用对麦田杂草控制效果、安全性、可混性等应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5%大能EC对四川麦田禾本科杂草有优异的防除效果,冬前有效成分用量30~60g/hm2、制剂用量40~80ml/亩,春后有效成分用量60~75g/hm2、制剂用量80~100ml/亩对麦田看麦娘、棒头草、野燕麦等禾本科杂草防效都在
为明确杂草防除对水稻田间管理的重要性,研究36%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WP对水稻直播田主要杂草的控制效果、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及杂草氮、磷、钾和水分含量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36%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WP对水稻直播田的主要杂草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有效成分用量为162~432g/hm2的36%二氯喹啉酸·苄嘧磺隆WP综合密度防效和综合鲜重防效分别为94.68%~99.84%、96.34%~99.71
陆英为忍冬科的多年生杂草,目前在柑橘园中清除杂草主要使用化学除草剂草甘磷,但草甘麟对陆英防除效果很差,大部分靠人工除草,而且陆英的根系相当发达,生命力顽强,人工除草后不久又会长出新芽,大大提高了控制成本。目前关于陆英致病菌的研究还未见报道。在田间发现了一些感染病害的陆英植株,对陆英的致病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为陆英的微生物防控提供一定依据。采用组织分离法从感病陆英(Sambucns chinensis
本文为比较Rimfire max和世玛对冬小麦田早熟禾、雀麦、节节麦、多花黑麦草等恶性禾本科杂草的防效和安全性,为新产品开发提供依据,于20092010年在四川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0Rimfire Max、世玛、优先、大能、麦极均为内吸传导型除草剂,速效性较差,药后40天才有明显的防效,药后90天防效达到高峰,药后110天所有药剂的持效性均较好。 Rimfire Max可防除早熟禾、棒头草、
本文是对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小麦-玉米两熟农田除草剂安全高效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技术总结.本成果针对小麦-玉米两熟农田除草剂使用不合理,导致污染环境、引起药害、诱发杂草抗药性等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及环境安全的问题立题研究,以替代高风险除草剂和研制减量施药技术为切入点,通过"优选除草剂品种,优化施药条件、优配农艺措施、研制智能化施药机械和建立药效早期诊断方法"等关键技术的系统研究,构建小麦-玉米两熟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