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幼年型颗粒细胞瘤1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 :2019中国肿瘤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w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juvenile granulosa cell tumor,JGCT)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治疗及预后,提高儿科医生对于该类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 例儿童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的病例资料,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儿,女,3 岁8 月,因“发现乳房结节3 天、发现卵巢占位1 天”入院,无阴道流血、生长发育加速,Tanner 分期:乳房Ⅲ 期、阴毛Ⅰ 期,盆腔超声提示右侧卵巢占位、子宫大小正常、子宫内膜未见增厚。
其他文献
目的 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定多采用后路钉棒系统或前路钉板系统内固定,此类内固定可靠且疗效满意,但内固定较昂贵且损伤较大,且寰枢椎将失去功能,为了尽量保留寰枢椎功能,常需采取颌下入路进行复位或有限内固定,如失败则需另作切口,因此本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此时经颌下入路微创双螺钉或三螺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上颈椎不稳定的可行性与疗效。
目的:观察中药醋拌热敷加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初步分析并探讨其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症状和体征的机理。方法:2012年9月~2014年3月期间,将门诊收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cr)2000年提出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中的临床和放射学检查2套标准。
目的通过比较研究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后路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指标,总结临床经验。
目的 寰枢椎陈旧性前脱位临床并不少见,处理方法多采取前路或后路内固定,但其基础为复位,文献对此报道不多,因此,本组进行了回顾性临床研究,探讨寰枢椎陈旧性前脱位梯次复位加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
目的 寰枢椎不稳定多采用后路钉棒系统或前路钉板系统内固定,此类内固定可靠且疗效满意,但内固定较昂贵且损伤较大,且寰枢椎将失去功能,为了尽量保留寰枢椎功能,常需采取颌下入路进行复位或有限内固定,如失败则需另作切口,因此本组通过临床研究探讨此时经颌下入路经关节螺钉微创治疗上颈椎不稳定的可行性与疗效。
目的:本实验通过在改良以往的实验室制备聚醚醚酮的条件下,制备出性能更加完善的聚醚醚酮聚合物,为制造理化性质更加优异的人工骨及临床实验提供条件。
目的 通过采集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儿科2008 年1 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的40 例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WT)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与预后相关的因素,以期为临床诊断、病情评估及改进诊疗措施提供理论依据,进而改善肾母细胞瘤预后及长期生存。
目的 间变大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ALCL)约占儿童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0%-15%,对多药联合化疗敏感,但有约25%-35%的复发率,目前对于复发患儿无统一的治疗方案,国外文献报道单药长春花碱成功治疗复发ALCL,但此药国内无法正常购得。本文报道长春地辛作为长春碱类药,在儿童复发间变大细胞淋巴瘤同样可以发挥挽救治疗作用。
目的探讨ALK 克隆号1A4 抗体在儿童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中的免疫组化特征。方法收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4 至2017 年诊治的髓母细胞瘤44 例,统计其临床病理信息。基于石蜡固定组织,采用NanoString 技术和测序技术对44 例儿童MB 标本进行分子分型鉴定,同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 二步法检测ALK 在44 例MB 整张切片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WT-2015 方案治疗儿童肾肿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 年6 月-2018 年6 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收治的肾肿瘤50 例,按WT-2015 方案进行分期及分组,采用Kaplan-Meier 方法分析2 年总生存率及无事生存率.结果 50 例肾肿瘤患儿中位诊断年龄2.4 岁(0.2-15 岁),其中男性患儿28 例,女性患儿22 例,男:女为1.3∶1.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