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革命中形成的效忠派

来源 :第六届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冬季世界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ski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美国革命中与爱国者对立的效忠派,来源上虽然有文化、宗教、地理、移民、种族乃至个人经历、家庭的因素,但最重要的原因是来自后者的政治迫害与暴力威胁.1775年以前,虽然他们政治上反对英帝国殖民政策的主张与后者相通,而且其成员同样来自十三殖民地自上而下的各个阶层,尤其来自下层者居多.但仍然由于主张和缓与妥协方式,不同意暴力手段或保持中立而仍被视为革命的对象.随着爱国者宣布断然独立并彻底脱离英帝国,目标为获得内部自治、维持十三殖民地在英帝国内的效忠派与爱国者最后彻底分离并为敌.美国革命实际上是世界近现代历史上一次双重意义的内战,即英帝国内部统一或分裂以及美利坚人之间对民族未来的不同选择的战争.
其他文献
欧洲的文明好像一直如一个盘旋的链条,交替上升前进,没有一种文明可以长久地立足。与此相比,东方的中国从三皇五帝开始就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中华文明,虽然历史将文明几易其主,但其主干依然不变,主体还是向上。是什么导致中西这两种文明有如此不同的传承过程并导致最终形态的呢?笔者试从外在的物质人为因素和文明自身的特征等层面进行论述。外在物质人为因素给文明传承的差异创造了条件,而自身的差异和文字体系又造成了
近代,传教士在西方列强侵略中国并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背景之下进入中国内地传教。作为西方文化代表的基督教,在中国滇黔川边传播过程中对苗族社会文化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传教士不仅仅把基督教局限为一种宗教信仰在精神层面布道,而且利用其自身条件,在民族地区创办医院,促进了当地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兴办教会学校,促进了民族教育的进步;宣传教义教规引起当地消费方式、婚礼习俗、文体娱乐及卫生习惯等社会生活习俗诸多方
青岛近代旅游业发端于德占时期,经过德国殖民当局在青岛十七年的旅游规划开发,青岛旅游客源市场已渐趋稳定。第一次日占青岛,在承袭以往的基础上,旅游客源市场又出现了新的变化。本文对第一次日占时期青岛旅游客源市场变化的总量特征进行论述,以此来探寻引起这些变化的影响因素,如政治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及其自身的吸引力、旅游交通业住宿业的发展、旅游倡导机构的宣传作用等,并进一步总结出这一时期旅游
"十一·五"期间,我国史学工作者无论在世界通史的著述、通史教材的编写、世界通史史料的编纂、国外名著的翻译、区域通史国别通史的研究,乃至世界通史知识的普及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不完全统计,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出版了各类通史性著作近60部,翻译和引进的外国通史著作约20部。并召开十多次国际、国内会议,就世界通史的相关问题展开探讨。
马拉是法国大革命的最重要的革命领袖之一,但长期以来,他在国内的历史研究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尝试从法国知识分子史的角度,论述马拉的历史地位,并对涉及马拉的一些敏感问题给出解释。马拉的理论和实践体现了大革命时期法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成长,但也表现了早期现代知识分子的不成熟。
1540-1750年间英国兴起采煤业、冶铁业等“大工业”部门。这些工业的发展构成了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前奏。在前工业化时期英国采煤业、冶铁业等“大工业”部门充当着资本转化器的作用,成功地将商业资本、贵族资产、金融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为工业革命的发生积累了资金支持。工业革命前“大工业”的发展为资本的转化、资本主义性质的组织生产、工业技术的革新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准备了条件。
16世纪末至17世纪,英国议会反对派及臣民反抗国王特权的历史实践,是一个体现新兴利益阶层经济实力上升和政治公共意识渐趋成熟巩固的近代市民社会与国家相分离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在对个人权利的保障、政治共同体的转型以及普通法法治三个方面。
19世纪伦敦大量贫民窟的存在是工人恶劣居住环境的集中体现.贫民窟中的工人居所闭塞拥挤、肮脏混乱,往往被视为滋生诸种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疾病传播和犯罪活动)的源头所在.收入低、房租高是工人群居贫民窟的直接原因.就深层动因而言,贫民窟问题是伦敦城市化的结果,一方面城市人口膨胀远超过住房供给,另一方面伦敦市政改建所产生的大量无家可归者进一步加剧住房危机.贫民窟问题实质上是工人住房问题之衍生.但90年代
18世纪是英国社会发生急剧变动的时期,伦敦在这一时期逐渐成为世界性大都会。在伦敦大社会转型之时,其街头的人们在自己的小社会中制造出不同的声音。显然,以伦敦社会下层制造的种种声音为切入点,可以考察这一群体在社会转型期的生存空间与内心世界的变化。伦敦社会下层是一个与伦敦社会共同变化的群体,他们在日渐狭窄的生活空间中,逐渐实现了精神世界的文雅化,逐渐加强了政治意识,但是也渐渐脱离街头公共生活,走向个人世
作为上海公共租界的最高行政管理部门,工部局自19世纪中期成立即展开了大规模的市政工程建设,在一片滩涂上建成了来华外国人眼中的“模范租界”。这一过程中,从英伦三岛引进的设备、人员以及设计理念等均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上海公共租界城市建设活动的各个方面因此绘上了浓重的不列颠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