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的地面电磁仪器恒温晶振实时校正方法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地球物理技术委员会第九届学术会议——全域地球物理探测与智能感知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er4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基于卫星的导航系统,在具有四颗或更多卫星下能够向地球表面或者近地球表面提供准确的地理和时间信息.现在民用基于GPS的模块在无遮挡的条件下可以提供时间精度在20ns以内的秒脉冲(PPS)信号,PPS信号具有长期稳定性.恒温晶体振荡器简称恒温晶振(OCXO),是利用恒温装置使石英晶体谐振器的温度保持稳定,将由周围温度变化引起的振荡器输出频率变化量减小的晶体振荡器,OCXO通常有一个电压控制管脚用来调节恒温装置的温度,进而实现对OCXO输出频率的控制,OCXO的频率输出具有短期稳定性.利用PPS的输出长期稳定性对恒温晶振(OCXO)的输出进行校正,在由若干个PPS产生的闸门时间T内对恒温晶振的输出进行测频,获取测量值和真值之间的差△f,根据T和△f通过恒温晶振的压控管脚对其输出频率进行调节,能够有效提高恒温晶振的输出精度和稳定性.
其他文献
草桥古潜山油藏储层埋藏较浅,油气资源丰富,属于碳酸盐岩孔隙裂缝-溶蚀型复合油藏,具有油水性质及分布复杂多变、储集空间多种多样的特点.流度属性是反映储层物性及流体可动性的重要指标,为此,利用基于反褶积广义S变换的流度属性提取方法,应用于草桥古潜山工区,结果证明,相比于短时傅里叶变换、广义S变换、反褶积短时傅里叶变换等时频分析方法,基于反褶积广义S变换的流体流度属性提取方法能够准确地预测出储层流体的活
随着地下电磁波层析成像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地下电磁波法的探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托国家"863"计划课题,研发了深井电磁波大功率发射、高灵敏度接收及耐高温高压技术,开发了面向资源勘查等领域应用的大深度大透距JW-8D、面向城市地下空间探测及水工环勘查应用的JW-8Q、面向坑道勘查应用的JW-8K地下电磁波层析成像系统,形成系列化新产品.地下电磁波层析成像系统是一套由数据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
地震勘探仪器是地球物理勘探的核心装备,伴随地震勘探技术的快速进步,每3~4年即可推出一代新设备.近年来,随着节点技术的发展和长期低油价形势的影响,国产节点地震采集系统得到快速发展,迅速应用于国内主要油气盆地勘探,且效果较好.同时在应用中暴露出配套支持设备不成熟、价格高、核心元器件受制于人等问题.本文简要分析了国产节点仪器面临的技术挑战及现存技术问题的根源,从电路设计、时间同步方法和功能拓展等方面探
接地网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对接地网进行无损检测已是行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的电磁干扰法是把接地网的状态信息转化为磁场信号,利用线圈进行磁场信号的测量.然而体积庞大的线圈非常不利于检测仪器的微型化设计,而且难以实现多频磁场的定量测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创新性的将MEMS传感器应用于接地网的无损检测中,结合视磁阻抗法,对接地网不同腐蚀程度的埋地金属样品进行了视阻抗值测量,根据所测得的视阻
基于面波的地下横波速度成像是近地表勘查的主要方法,相比钻探等技术更具有经济、高效、高适用性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岩土工程勘察、地质灾害调查等领域.面波成像其重要的一步是拾取频散曲线以反演地下横波速度结构,因此自动、准确的频散曲线拾取方法能够显著提高面波勘探的效率.面波的频率速度谱中通常存在干扰噪声和高阶面波的影响,传统频散曲线拾取方法通常采用人工判断,受到操作精度和时间成本的制约,难以进行大
近年来,利用多种地球物理观测数据的联合反演的研究较多,这些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主要基于岩石物性关系的联合反演,该方法对先验信息依赖较强,一类主要基于不同物性参数有相似边界的假设,提出了交叉梯度结构耦合法.已有研究表明在局部熔融或半熔融异常体、含水的裂隙或者断层,以及壳内滑脱层等特殊构造区域,电阻率模型与速度模型在三维结构分布上具有相似性.鉴于此,利用交叉梯度的结构约束方法,实现了大地电磁法与体波
数据对于地球科学研究非常重要,很多高质量的数据来自于公开出版的学术论文,利用这些数据需要将文献中的文本抽取为结构化的数据,并融入新的科研过程中.然而人工抽取文献中的数据工作量较大,且效率低,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数据的重用,本文对基于地学文献的数据抽取技术开展了研究,并结合数据库转换映射方法有效地实现了数据的自动化抽取和建库.文献格式及数据抽取需求:常见的公开出版学术文献的格式为caj和pdf两类,其中
中国拥有300多平方公里的海域,海洋尤其深海是中国最重要的油气资源接续区.深水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技术"特点.深水钻井成本高,开发井的成本是探井成本的3~4倍.深水油气勘探与开采的高投入使得准确、精细地获得地下储层信息变得极为重要.海上时移地震(4D)技术是利用同一地方不同时间采集的两次或多次地震资料差异来获取地下油藏信息,时移地震技术通常用来判定剩余油的分布(目前国际石油开采的采
在电磁勘探中,由于近地表存在电性局部不均匀体,因此在其表面产生静电荷积累,使实测水平电场发生变化,进而导致视电阻率随对数频率平移,以致严重影响勘探效果.对此,近年来发展了多种校正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类:①利用不受静态位移影响的数据进行矫正,如采用同时采集的阻抗相位、独立采集的瞬变电磁数据等进行校正.②利用静态位移的高频特性,进行低通滤波处理,如"空间滤波法"等.上述两类方法都在实际工作中有广泛的应用
大地电磁法(MT),是Tikhonov和Cagniard提出的利用天然交变电磁场研究地球电性结构的一种地球物理方法.该方法通过测量相互垂直的电场、磁场并计算视电阻率后,再经反演解释来获取地球深部电性结构信息.MT反演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非线性方程组求解问题,常规线性迭代反演法容易陷入局部极值,粒子群算法与遗传算法等全局寻优反演法能够克服局部极值问题,获得全局最优解,但需要耗费大量的运算内存与较长的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