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技术下应用自体下颌骨外板治疗Parry-Romberg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来源 :2015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交流会暨第五届中国(福州)ISAPS美容整形外科高级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wei05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Parry-Romberg综合征是临床上治疗难度较大的一组畸形,涉及软组织和骨组织的治疗.自体骨移植是修复颅面骨缺损的主要方法.然而,由于缺乏精确的术前设计,术后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本研究将计算机辅助技术和快速成型技术应用于Parry-Romberg综合征的术前设计,精确评估软组织、骨组织的缺损量,辅助术中操作,提高Parry-Romberg综合征修复的精确度.方法:收集5例Parry-Romberg综合征的患者.术前应用镜像技术和快速成型技术评估患侧骨组织如颧骨、上颌骨和下颌骨的缺损骨量,软组织的缺损量及部位,设计并制作个性化模板,使用计算机软件根据个性化模板的大小和表面曲度在三维重建颅骨上选取下颌骨外板的最佳位置.通过对比术前设计和术后的颅骨三维重建图像的吻合度,评估手术的精确性.有针对性的实行软硬组织充填相结合的手术治疗方案,重建患侧的外形和功能.结果:5例患者术后面部对称性均明显改善.术前设计和术后颅骨三维图像对比,吻合度高.术后6个月-1.5年随访无显著并发症,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本研究立足于临床,将数字化技术和Parry-Romberg综合征的治疗紧密结合,解决Parry-Romberg综合征软硬组织修复精度欠缺这一疑难问题;同时深度挖掘计算机辅助技术的优势,精确获得Pan-y-Romberg综合征骨量缺失的形态和选取最优采骨位置,优化下颌骨外板和患侧骨组织的吻合水平;应用数字化技术行术前设计和术后三维图像对比,证实虚拟设计与真实手术有很高的吻合度,相较于肉眼评估是一种更为可靠的量化评估方法.数字化技术可为Parry-Romberg综合征患者进行精确的术前模板设计并进行手术模拟,大大提高了手术精确度,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临床治疗因额部、鼻部或顾部及其周围组织注射填充物美容后皮肤软组织破溃、糜烂、坏死或局部窦道形成,器官功能丧失甚至于生命体征障碍,探讨该类并发症常见或特殊
  目的:东方女性鼻根部通常发育相对不足,两侧眉头到鼻背上端缺乏一个流畅的链接.为了提高女性的鼻部美容效果,使面中部更加美观,我们采用了适度突出眉头鼻背衔接的鼻眉一体化
会议
  背景:乳房形态和体积的数字化分析设备逐渐普及。本院应用该类仪器已数年,在此希望对使用体验进行总结。尤其是,仪器的数字化分析对乳房假体选择的医患沟通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目的:近十几年以来,随着脂肪抽吸术的日益成熟,自体脂肪植入后的成活率大大提高,因此利用自体脂肪颗粒注射隆胸才成为了可能并迅速发展起来。为了探讨自体脂肪在体内的成活率
会议
  目的: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CDU)及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技术(CTA)在术前下肢穿支血管定位的特征和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2012.2-2013.12下肢软组织缺损的患者40例,采用两种
会议
  目的:探索应用3D钛合金打印技术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获得健康志愿者头颅CT的数据资料,以DICOM格式输入到mimics17.0软件,建立STL文件格式的下颌骨模型,将下颌骨模型
会议
  目的:对于目前常用的结构光式面部三维扫描仪在临床实际应用中的测量精度进行定量评价。方法:选择40例面部软组织正常的成人,应用手持式面部三维扫描仪获取其表面三维立体数
  目的:利用数字化技术,分别对头颅、眼眶三维CT影像特征定性及定量化研究,初步探索建立对于颅缝早闭症患者的术前术后评价体系,为手术疗效评价提供方法和客观依据。方法:选取先
会议
  目的:达到令人满意的对称性是不对称的下颌角截骨术的巨大挑战。因此我们发明了精确的三维打印导板。方法:我科对10名行不对称的下颌角截骨术患者使用三维打印导板。测量患
  目的:通过显微解剖学研究,阐明手部的解剖特点;并根据数字解剖理论,介绍运用计算机三维图像重建技术,以期较系统的反映手部的立体模式,为手部损伤患者提供临床修复重建的形态学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