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超龄劳动者就业关系的法律定性与保护

来源 :中国老年学学会2014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iu03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龄"劳动者就业已成为中国日渐普遍的用工现象,但中国相关立法的缺失,造成这类劳动群体陷于劳动法调整抑或民法调整的困惑境地.笔者希望通过此文,明晰"超龄"劳动者的身份,解决其法律适用困难的问题.文章首先根据"超龄"劳动者就业关系学说之类型,将相关学说梳理为两大类,即绝对性学说和相对性学说,具体阐述了前两类学说项下流行的观点及对应的司法实务处理模式.而后,笔者通过对这些学说的理解与辨析,对"超龄"劳动者就业关系的法律性质做出明确定性:"超龄"劳动者就业关系是劳动关系,同时,对其反对意见,也作出了回应,并结合劳动关系说和特殊劳动关系说,在劳动关系项下,对"超龄"劳动者就业关系作出了特别调整.接着,笔者根据自己的定性和认识,针对当前具体裁判实务中"超龄"劳动者就业争议纠纷的五种情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途径,并对实务中争议较大的三个问题:"超龄"劳动者能够请求经济赔偿金、"超龄"劳动者能否获得赔偿金以及"超龄"劳动者能够获得工伤保险待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为更好的推进对"超龄"劳动者就业的保护,笔者亦提出了相应立法建议和制度构想:在劳动立法中明晰"超龄"劳动者就业的劳动关系;提劳动者法定退休年龄的上限;实现"超龄"劳动者就业关系与养老保险待遇的脱钩;划定"超龄"劳动者的就业范围.
其他文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居住环境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人文景观、绿化和水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中的人工景观河道、景观湖泊和景观水池不断涌现。河道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不仅
  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自2013年7月1日实施以来,赡养纠纷成为我国近期涉老诉讼案件的主要类型,其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一些新特点,具体包括精神赡养诉求增多、部分子女
会议
  近年来,涉老继承案件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对重庆市某基层法院2013年全年审结的涉老继承案件进行调查研究,统计分析其主体特点、标的特点、结案特点,研究涉老继承案件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使用量的增加,细菌的耐药性逐渐增强、获得耐药性的速度逐渐加快,甚至出现了能够耐受大多数抗生素的“超级细菌”。因此人们更多地关心抗生素的杀菌效率,但
由于碾压混凝土(RCC)分层碾压施工,故其层面出现薄弱环节的几率比常规混凝土要大。已有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层面间隔时间(从下层RCC拌合物加水开始,一直到上层RCC浇筑完成所历
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对于重新理解老年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老年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这个概念尽管是以生理的年龄进行划线的,但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含义,其含义随
会议
本文在分析《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完善内容的基础上,认为新老年法对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作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对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障提出具体要求,新老年法更加具体
会议
随着西电东送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国水电建设重心正逐步向西南地区转移,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工程往往需要将建筑物布置在地下或山体内部,而这些地区正是我国地震活动频率极高
  本文根据我们开展社会调研时所收集和掌握的大量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典型事例,意在说明老年人权益保障中存在的问题不少,有些问题令人震惊和愤慨;也说明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构建有效的老年监护制度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对老年监护制度的考察,不应仅考虑私法和公法的视角,还应该考虑社会法的视角.考察老年监护制度的法系差异、类型差异和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