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煤发电灰渣湿法提钒实验研究

来源 :第三届全国湿法冶金工程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m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陕南石煤发电灰渣,采用"酸性浸出—结晶回收钾—中和还原—萃取反萃取—沉钒—煅烧—精钒"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在助浸剂用量1#助浸剂0.5%+2#助浸剂4.5%,硫酸用量32.5%,液固比2∶1,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16h,等条件下浸出,对有价金属钾进行回收,浸出液经中和还原处理后,采用P204+煤油+TBP萃取体系四级逆流萃取,相比2∶1,萃原液pH=2.采用四级逆流反萃,反萃剂为1.5mol/L硫酸,相比4∶1,反水经氯酸钠氧化后氨水沉钒并煅烧.得到硫酸钾产品及精钒符合国家标准.
其他文献
对于地方高校来说,探讨出合适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十分有意义.本文从教学设计、学习内容选择和组织、学生自主评价等方面研究如何创建"饥渴式"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愿望.研究通过改革教学方法,特别是采用研究性小组合作学习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自动化专业及其相关课程为例,给出一些实例.
本文通过余姚水灾重建过程中,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存在的综合分析工程问题能力不足等问题,反思高等工程教育在培养人才过程中存在综合分析工程问题及工程实践能力不足,工艺及标准化教育缺失,教育与地方经济结合不够紧密,企业管理与科技写作基本素质需要加强等问题,从改变观念,大胆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考核与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提高工程教育质量提出对策与建
针对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创新工程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结合长安大学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计划实施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重点阐述我校如何以科技活动为平台,构建"卓越工程师"创新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公共选修课是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对于高校的公选课而言,一般情况下都存在学时少,内容多,学生选课不听课等种种现象.本文以我校"控制理论与工程概论"公共选修课为例,研究了选课问题、考核问题、实践问题和课程组织问题,并对其中一些问题提出了看法.
自项目批准之日起,在学校、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在课题负责人的带领下课题组成员团结合作积极从以下几方面推进课题的进展:遴选自动化2013级卓越生31名(我校从第四学期开始遴选).为在职工程硕士分配年青副导师、为卓越生分配校内外导师,建立卓越生、在职工程硕士、青年教师间的关系.建立全新的专业课程体系,并进行了部分课程模块的整合与实施.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与包钢设计院、薄板坯连铸连轧厂、内蒙古新联信息产业有
文章对上纬SWANCOR901树脂进行了性能分析,包括树脂浇铸体力学性能分析和对各种玻纤采用不同成型工艺的FRP板进行常温力学和高温力学性能变化的研究.并根据电解槽内衬使用环境对其进行耐70%硫酸浸泡一年实验,研究其质量变化、硬度变化和强度变化,以评估树脂的耐化防腐性能.最后阐述了SWANCOR901树脂在湿法冶炼电解槽上的应用.
针对采用常规湿法难以处理的含F、Cl的高镉铅烟尘,在实验室开展了高镉铅烟尘的预处理、中性浸出、酸性浸出及酸性浸出液返中性浸出、中性浸出液的絮凝净化和净化液的置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预处理,高镉铅烟尘中氟氯的脱除率均超过90%,镉的回收率达90%,海绵镉中镉含量在82%以上,置换后液中F、Cl含量较低,可返锌系统中回收锌,使高镉铅烟尘中的铅、镉和锌等有价金属都得到了回收.
采用硫酸体系湿法浸出铅冰铜,在简要介绍和分析实验原理的基础上,以锌铜铁浸出率为考察指标,重点探讨反应温度、三价铁离子浓度、反应时间、硫酸浓度对锌铜铁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55℃、三价铁离子浓度40g/L、反应时间12h和硫酸浓度50g/L条件下,锌浸出率为97.35%,铜浸出率为98.16%,Pb、S在浸出渣中富集含量分别提高8.5%和11.86%.有效实现铅冰铜中锌、铜与铅、硫的分离
在循环利用结晶母液的同时,主要研究七钼酸铵生产过程中的比重、搅拌速度以及烘干工艺对其水溶性与钼含量的影响,从而生产出粒度分布均匀、晶型规则的七钼酸铵,其水溶性达到44g/100mL以上,钼含量达到54%以上,且满足中石化的馏分油加氢催化剂的活性组分要求.
针对从钼酸铵溶液中深度除钨这一技术难题,通过添加不同的试剂,对钼酸铵溶液中含钨高的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提出了两种新的除钨方法,其中钼酸铁除钨率高达80%,远大于传统方法,通过钨铝分离后的钼酸铵产品中WO3含量低于0.1g/Kg,达到国标一级钼酸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