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城区建筑震害调查与鉴定原则

来源 :2008年汶川地震建筑震害分析与重建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R66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述了绵阳市城区震后建筑受损的宏观调查情况,对震后建筑的应急鉴定和砖混结构住宅抗震鉴定的原则提出了建议。
其他文献
四川汶川地震后,本课题组紧急研发出了竹结构抗震安置房,并通过了包括室内空气质量、主体屋架承栽力等试验验证。竹结构安置房经济合理、安全舒适、符合环保要求。现代竹结构本
会议
本文对新型单向预应力双向配筋混凝土叠合楼盖在震后重建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震后重建中,预制板装配式楼盖抗震性能差,现浇楼盖建造速度慢,其他楼盖也存在着造价高等缺点。新型
会议
本文通过汶川地震实地考查及媒体、网络了解强震对房屋结构的严重损坏程度,分析了灾后重建时建筑物结构形式的选择、构造措施处理、地震烈度等级等,提出了一种延性好的钢筋混凝
灾后重建的工作涉及多方面的因素,但对偏远地区来说,快速地建造既经济又具有良好抗震性能的房屋无疑是最迫在眉睫的。本文介绍了2001年以来在南亚地区由一些志愿工程师和机构进
会议
本文对唐山和汶川两次灾难性地震的灾情概况进行了对比,从选址、规划、确定设防标准以及重建资金的筹措等四个方面总结了唐山7.28地震后城市在恢复重建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分析
玄武岩纤维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连续玄武岩纤维在震后结构加固修复中的突出优势,包括预应力碳、玄武岩纤维混杂布抗弯加固混凝
会议
汶川地震以后,抗震加固已经提到日程上来。抗震加固要以现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95)和《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98)为依据,而这两本规范是和已经作废的《
本文以地震灾区房屋的抗震加固为对象,介绍了地震后灾区建筑加固耗能减震技术与方法,总结了耗能减震加固的原理、耗能减震装置的类型和耗能减震加固设计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耗
开国上将杨得志,1911年出生在湖南醴陵县南阳桥乡偏僻山区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6年11月,年仅15岁的杨得志参加了红军,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济南军区司令员、
汶川地震之后,位于主震区边缘的江油市建筑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砖混结构住宅普遍存在墙体开裂问题,需要修复加固之后方可永久居住。本文以某七层住宅震后加固设计为例,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