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平台的发展与实践

来源 :2016智能制造国际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39272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VDMA的介绍VDMA(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是德国一个比较大的工程师社团,基本来自机械方面,有近3000企业会员,其中包括500名在德国工作的工程师.它是欧洲最大的社团,机构庞大,分为40个主领域,包括电气自动化和工业自动化,同时也领导一个软件协会,软件的分支机构有近300家企业参加,不管在自动化还是软件方面,VDMA实际领导了整个产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高支化淀粉的研究,为改善淀粉消化性提供了高支化处理的思路.由于淀粉的消化性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可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改变淀粉结构,从而改善其消化性.当前淀粉改性主要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生物改性仅局限于酶法水解。淀粉合成酶很少用于淀粉的生物改性。淀粉分支酶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与淀粉生物合成直接相关的糖基转移酶,可以通过酶促反应改变淀粉的精细结构,得到高支化淀粉。当前研究表明高支化
本文以燃气行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农村"煤改气"安全管理现状,提出了落实“煤改气”行业标准规范,确保安装及施工质量,统筹“煤改气”项目规划,协调推进发展水平,做好“煤改气”运行管理工作,确保燃气运营使用安全等“煤改气”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对措施。
本文主要从直埋式波纹补偿器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方面,重点阐述影响直埋式波纹补偿器的安全性能及使用寿命的因素,并根据多年来现场实践经验,总结出了设计人员必须按照设计规范设计,核算管道应力,确定补偿量,进一步优化设计,尽量减少补偿器的使用数量,提高热力管网运行的安全性能,制造厂制造时,应采用先进的设备工艺和材料,制作时不得将焊渣飞溅到波壳表面,波壳不得受到机械损伤,确保产品合格出厂,管道安装时,要
本文详细论述了实施热网系统监控的必要性.提出了监控系统应由监控系统、通讯网络、监控中心和远程用户托给部分组成并对每部分的监测、控制、通讯、报警与保护、图像等功能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并以邹城市集中供热工程为例,介绍了热网监控有关的硬件、软件设施及系统运行状况,认为热网监控对于集中供热系统节能、高效运行至关重要.
各国加大创新投入,相继提出网络智能制造新战略。中国启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推进创新创造、提质增效、绿色智能、开放合作、服务增值,加快向中国创造转变。“绿色低碳、网络智能、融合创新、共创分享”成为全球网络智能制造的新特点。设计制造服务全过程已处于全球CPS环境之中。信息技术和制造服务深度融合,设计制造和应用服务深度融合,云端/终端软硬件深度融合,呈现跨学科、跨界
今年3月,中国全国人大批准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明确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中国建设制造强国步伐。应注意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建设制造强国,同时智能转型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制定发布《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推动智能制造标准化工作,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研究编制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以开放合作的姿态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加强现有对话机制下的交流合作,积极推动
德国已经完成了在所谓的“传统工业”领域里的结构性转变这一挑战,生产更加的高效并具有可持续性,更加的以客户为中心。德国的“鲁尔”区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成功达成了工业现代化的目标,也因此使工业产值在GDP中保持了最大的份额。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发展新型、高效的技术,特别是通过德国众多的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接受了挑战,对产品和工艺流程进行了创新,使得他们能够用更少的物资投入实现更多的价值生成。另外为促使
在工业领域,数字化正在发生,数字化转型必将对未来工业制造产生三个方面的重大影响,即:业务模式、业务流程以及组织方式,这些影响可能是颠覆性的.首先,在业务模式方面,我们不妨举例来说.KAESER是德国的一个传统制造企业,他们制造并销售诸如锅炉类的压力容器,他们面临的商业挑战迫使他们转型.今天他们的业务模式已经完全转变了,并不一定是把设备卖出去,它们卖的是空气,其实最重要的,他们卖的是服务.
会议
在美国,企业共同努力以期提高制造业的实力。为此,需要更为先进的科技,希望能在全球范围打造一种双方共赢的系统。就美国政府而言,美国商务部国家标准技术研究院一直致力于为制造业制定更先进的标准。通过与国防部、能源部、教育部、农业部的各种合作,其办公室建立了多个合作项目;来自政府、制造业、企业和大学的项目,旨在推动产业合作,成就产学研联合,同时形成合作网络。这意味着制造业的创新,有各方共同努力,并能获取各
近两年,智能制造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第十六届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提到: "要更加注重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把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和重点内容";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在"201 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也谈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 "其主要措施就是深入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其主攻方向就是智能制造.而机器人、3D打印等是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和依托."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