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北坡森林资源变化及生态影响

来源 :甘肃省2009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shan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是祁连山复合生态系统的主体,发挥着巨大的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储碳释氧、保持水土、保护物种、改善环境、生产木材等多种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保护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是维护祁连山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研究了解祁连山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和森林资源变化动态及其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是正确保护措施,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基础工作。本文采取搜集参考以往有关研究文献,应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模型,对祁连山北坡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定量评估。参考历史文献,结合2008-2009a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应用法国SPOT5卫星5m分辨率全色、1Om分辨率多光谱数据和ArcGIS判读解译,对祁连山北坡森林做全面调查,比较分析森林分布和质量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保护与恢复对策。
其他文献
本文对桂花丹桂品种堰虹桂(Osmanthus fragrans‘Yanhong’)在不同质量浓度NAA、IBA、IAA处理下的扦插生根情况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堰虹桂插穗生根类型为皮部生根型:以1.00g/L IBA处理插穗生根效果最好,愈伤组织和不定根出现最早,生根率可达94.71[%]、平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均优于其他处理。
以刺槐、萝卜和苏丹草3种植物作为受体,通过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试验,研究7年生深山含笑新鲜叶片自然挥发物、水浸提液和挥发油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深山含笑叶片自然挥发物、水浸提液和挥发油降低3种受体的发芽率,对受体的根长、苗高和鲜重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均使3种受体幼苗蛋白质含量、SOD、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因此,深山含笑对刺槐、萝卜和苏丹草均有化感抑制作用。
为了探讨外源水杨酸(sA)对高氯酸盐胁迫下水生植物生理响应的调节作用,本文以水花生为试材,在水培及可控条件下,研究不同浓度(0.05、0.1、0.2、0.4 mmol/L)的SA对高氯酸盐胁迫下水花生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间,各浓度的SA处理能不同程度地抑制CIO4胁迫引起的Fo和D值的升高,缓解Fv/Fo、Fv/fm、Fv/FmΦpsⅡ、ETR和P值的下降趋势,而对E值的影响不明
本文对不同种源的麻栎进行了物候观测发现广东乐昌种源萌动、展叶最早,山东费县种源最迟,落叶最早,广西融水种源落叶最迟,根据物候相的差异将所有种源分为3类:早展叶迟落叶型;迟展叶早落叶型及其中间型。同时进行了各种源光合日变化的研究,所有种源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都呈双峰分布,但数值存在较大差异;净光合速率主要和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成显著负相关,和胞间CO2浓度成显著负相关,部分种源的净光合速率还
为了探索废弃采石迹地自然恢复过程中水分环境的变化趋势,利用年轮分析法对幕府山纪念碑采石场的18个刺槐年轮样本进行分析,并在搜集了该地区实测水文资料的基础上,研究了废弃采石迹地中自然恢复的刺槐年轮对降水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在采石场停采十年后,刺槐开始定居,这说明采石迹地的水分环境已经能够满足刺槐生长:刺槐年轮对8月份的降雨响应程度最高,表明8月是采石迹地刺槐生长的高峰期;从1986~2007年的8
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北亚热带,气候受东亚季风控制,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该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农业活动的地区之一。本文采用施雅风等对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划分方案,将全新世按三个阶段来分段讨论:10000-8500 a BP的早全新世升温期(Anathermal);8500-3000 a BP的中全新世高温期(Hypsithermal)以及3000 a BP以来的晚全新世
了解绿草在整个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地位,本文通过绿草知识知多少的征文,演讲向社会市民作广泛宣传,从而形成爱绿护绿的自觉行动。普及植草知识,开展栽培、管理、养护等种植实验,认真去加以观察,勤于发现问题、努力去研究和解决问题,真正形成植草、管理、研究、献草、宣传等为社会做实事的学生生物环保系列实践活动。
乳汁是桑树的主要特征之一,桑树富含乳汁,乳汁在桑树的生长和防御上起重要作用,桑树乳汁中的糖甘酶抑制剂还是抗糖尿病的有效成分。在桑树cDNA文库中,通过序列比对发现一段与乳汁合成相关的基因片段,通过RACE的方法获得该基因的全长序列,并把该基因命名为桑树橡胶延伸因子基因。该基因cDNA全长1145bp,编码区759bp,编码252个氨基酸残基。为初步验证该基因功能,通过RT-PCR的方法分析桑树橡胶
桑蚕新品种粤蚕8号是本所2006年育成的四元杂交种。原母种抗逆性强、丰产性能高、茧丝质优。四元杂交种抗逆性强,孵化、发育、眠起齐一、茧形大、茧层厚、产量高、丝质好;是一个易繁易养,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新品种。品种育成后,分别在2007年-2008年参加了省新品种品比鉴定,性状表现优良,于2009年1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在品审的同时开展了试养试繁,本文对试养试繁的成绩进行总结,农村试养
通过合理选配亲本,设置特殊培育环境,采用杂交和系统选育等方法,育成多丝量品种9903(飞)、9902(祥),与强健性品种黄鹤(鹤)、朝霞(云)组配成夏秋用四元杂交种“飞·鹤×祥云”。经3年实验室鉴定和多点农村饲养,其综合成绩超过湖北省当家品种“黄鹤×朝霞”及全国夏秋蚕鉴定对照种“9·芙×7·湘”,各项经济指标达到育种目标,2008年通过湖北省品种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