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型留置针在早产儿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xin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寻找新生儿PICC置管术时导入鞘被损毁后的替代品或困难血管在保证置管成功后才打开PICC导管以减轻护士的心里压力,避免贵重导管的浪费。方法:使用20G 直型留置针代替导入鞘为6例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行PICC置管,观察与另外8例使用可撕裂导入鞘行PICC置管后在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对比。结果:两者在置管后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区别。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个性化质量管理在肿瘤中心PICC 置管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肿瘤中心2010 年12 月至2013 年1 月收治200 例PICC 置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抽取我院肿瘤中心2010 年12 月至2011 年12 月收治的100 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质量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抽取我院肿瘤中心2012 年1 月至2013 年1 月收治的100 例患者为观察
会议
目的:通过设立PICC护理专科门诊,解决门诊患者PICC导管维护的问题,总结了开设PICC护理专科门诊的实践经验及体会。方法:通过开设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实践,明确PICC门诊的设置、人员组成、制定相应的流程和各项规章制度,进行PICC技术专业管理等一系列措施。
会议
目的:了解医院静脉输液治疗目前所处的水平及问题,以便针对性的对临床护士进行培训,提高静脉输液治疗质量,避免护理风险。方法:以临床科室全床位作为调查对象,自拟调查表从输液工具的应用、输液并发症以及导管的维护三方面进行调查。
会议
目的:探讨1例PICC导管内血液堵管的护理对策。方法:对1例PICC留置血管内的导管完全堵塞,导致液体或药液的输注受阻,使用生理盐水加尿激酶,利用三通接头连接空的20Ml 注射器,直臂接尿激酶盐水并关上,打开空注射器端后回抽5~6ml 后关上,再打开尿激酶端通过负压使尿激酶吸入导管腔内1~2ml 后关闭,20至30分后打开空注射器端回抽出尿激酶盐水弃去,如此反复操作直至溶通导管回抽到回血的方法。
会议
目的:如何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肿瘤患者掌握PICC导管认识和维护的重要性,建立对PICC置管的信心,以便在化疗间歇期能够正确的进行自我维护。
会议
目的:探讨输液并发症与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安全套管针留置的205例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从卧床与非卧床、高渗与一般液体、不同封管液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临床观察。
会议
目的:降低微量输液泵在临床应用中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提高微量注射泵使用安全,充分利用微量注射泵优势,提高患者救治率。方法:结合2013年12 月至2014年12 月期间由于微量注射泵使用不当引起的护理意外事件进行原因分析,并拟定详细的护理对策,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
会议
目的:通过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与前臂浅静脉留置针在内科行奥沙利铂化疗病人中的应用比较,探讨如何减少化疗病人静脉炎的发生率,从而减少其痛苦以及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会议
目的:通过比较德国BRAUN直行静脉留置针与BD飞玛Y型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探讨其各自优越性及临床护理的管理。方法:将符合试验标准的10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65人,使用直行静脉留置针,对照组480人,使用Y型静脉留置针,实验期间,严密评估及记录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急诊输液速度符合率、患者满意度及医护人员使用体会。
会议
目的:静脉留置针因其具有操作简单,保护血管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临床。在这里笔者对血管的选择,留置针的固定,留置时间及封管技术做一综述。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去除影响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因素,减少留置针的并发症,最大限度的发挥留置针持续留置的优点,,选择合适的留置针和静脉,掌握正确的输液速度和封管方法,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与加强责任心,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