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高血压的治疗让分级诊疗取得成效

来源 :中国农村卫生协会第23届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全国乡镇卫生院管理经验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RUIZH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历史遗留原因,鲟鱼镇常住人员中老年人居多,在日常的门诊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常接触到老年高血压的患者,本院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对老年人高血压的诊断和处理积极钻研,最大限度的使患者就近得到优质的治疗,使分级诊疗取得明显成效.
其他文献
按照慢病服务技术规范,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加强医务人员责任心是做好基层慢病管理工作的基础,科学系统培训、强化医务人员业务素质是关键,完善管理制度是工作可持续发展的最终保证.需要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共同参与慢性病的治疗和监测的管理,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恶化,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精神疾病是指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或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其中,严重精神障碍是指临床表现有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意志、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偏执性精神病(持久的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
目的:分析评价农村地区家庭签约服务对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探讨优化相关政策的依据.方法:通过筛选电子档案系统中高血压病患者,随机抽取辖区内参与签约与未签约各100人,根据调查问卷与电子管理记录进行健康管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参与签约服务患者与未签约患者相比在知识知晓、控制效果上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在医疗检查费上签约患者也明显受益,而医疗总费用有同步明显上升.结论:强化家庭签约服务有助于农村地区高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现代临床医学中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高血压是糖尿病的合并症之一,是造成糖尿病患者心血管、肾血管和脑血管粥样硬化等病症的重要因素.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非常常见的疾病,一旦糖尿病患者并发高血压症,将会引起心血管疾病、肾病和中风病等病症发生.因此,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时,患者应该及时住院治疗,以控制病症的进一步恶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目的:观察随访管理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满意率、遵医行为及疾病知晓率等影响的效果.方法:笔者2015年随访管理的177例高血压患者实施规范随访管理一年后,患者的血压控制满意率、遵医行为及疾病知晓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规范随访管理后,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满意率明显提高;遵医行为明显改善;对高血压疾病知晓率也提高很多,很多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延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血压患者病情变化中的心理因素表现是尤为突出的,治疗过程中良好的健康教育加心理社会支持治疗在高血压患者情绪转归、躯体症状改善及促进疾病恢复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康复过程中对患者采取积极的心理护理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从而降低血压,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降压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社区门诊162例(男92,女70)1~2级(1级87例,2级75例)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年龄68.3±9.2岁),每天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5毫克,疗程(4-8周)之后,固定医生,固定时间、固定的台式水银柱血压计测量右上臂坐位血压,对降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55.7±9.9)mmHg和(90.1±
目的:评价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生参与的团队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个体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宏苑社区卫生服务站自2016年5月开始将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参与到社区高血压患者的个体化管理的团队中,本次研究选取90例由规范化培训的全科医师参与的团队进行管理的社区高血压患者,采用管理3月后测定的血压和10月后测定的血压,与干预前患者血压水平作为基线进行比较,分析其血压控制情况,并与同期社区其
一位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因脑卒中后脑外伤昏迷术后意识一直未清醒,住院治疗一年多,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求办家庭病床按医院模式继续治疗,接收后给予评估,确定慢性病康复方案,实施全科家庭责任医生团队的居家社区康复,病情稳定并有好转迹象.从而思索很多慢性病社区康复很必须,居家社区康复很必要,也可行.
目的:调查太湖街道周新苑居社区民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了解现状.方法:选择本社区常住居民48例,通过进行高血压健康教育,比较前后问卷调查分析.结果:高血压诊断标准健康教育前知晓率只有33.3%,而健康教育后达到97.9%;高血压易患因素健康教育前知晓率31.3%,而健康教育后达到97.9%;高血压服药常识健康教育前知晓率27.1%,而健康教育后达到95.8%;健康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前知晓率47.9%,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