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根据完成的国内南极磷虾1号网(246m×141m(63.14m))和国外南极磷虾2号网(300m×132.8m(55.68m))海上试验,分析对比国内、外磷虾拖网网具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两顶网具
【机 构】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上海海洋大学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海洋大学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据完成的国内南极磷虾1号网(246m×141m(63.14m))和国外南极磷虾2号网(300m×132.8m(55.68m))海上试验,分析对比国内、外磷虾拖网网具性能。试验结果表明:(1)两顶网具的上纲达到60m的水层平均所需的时间均为5分钟。(2)拖速为3.0Kn,曳纲长度为150m时,1号拖网的总阻力比2号拖网约低41.55%,1号网纲索估算阻力比2号网约高52.45%。(3)1号网的能耗系数约为2号网的一半。1号网的水动力性能为2号网的1.7倍,表明1号网具有能耗低和水动力性能高的特性。(4)1号网与2号网的身周比分别为41%、36%。实测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虾群分布条件下,身周比较大的网具,渔获性能相对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外展截骨术治疗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折后髋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1—2016-12采用股骨近端外展截骨术治疗的11例股骨颈或股骨粗隆间骨
利用单剪 SHANSEP 试验方法测定了南海某石油平台场址两种粘性土层的不排水剪切强度。通过对比单剪 SHANSEP试验结果、原位静力触探(CPT)试验结果和三轴不固结不排水(UU)试验结果
基于2011年12月和2012年6月洪、枯季大潮北港上段河道水域的现场水文观测资料,以及1999、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10年历史水文测验资料,分析潮流历时、流速
油藏开发过程中,入井流体与储层的相互作用往往易导致油水井近井地带的岩石孔隙发生堵塞,其中水敏引起的粘土矿物膨胀、碳酸钙无机结垢与聚合物凝胶堵塞是三种最为常见的储层
20世纪初,西方学者开始关注奥斯曼帝国的起源问题,维特克的"加齐起源说"是对此问题的经典回应,在学界被视为圭臬。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学界对"加齐起源说"的质疑不断,但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