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耳穴压豆治疗突发性耳聋140例

来源 :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七次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分会第二十一次耳鼻喉科学术年会暨辽宁省中医及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8787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针刺加耳穴压豆对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4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0例,常规予以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营养神经注射液,治疗组7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针刺和耳穴压豆,连续治疗二周为一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考察美洲大蠊药材水提取部位对小鼠实验性烫伤模型的治疗作用,并通过测定模型小鼠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 1 (TGF-β 1)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健康SPF级ICR雌性小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康复新液组、美洲大蠊药材水提取物低(0.327g/kg)、中(0.490g/kg)、高(0.653 g/kg)剂量组,各组小鼠背部脱毛24h后,除空白对照
会议
目的:研究耳鸣评价量表(Tinnitus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TEQ)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听力中心的TEQ与耳鸣残疾量表(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THI)及THI简化版(Tinnitus Handicap Inventory-Simplified,THI-S)评价耳鸣严重程度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研
会议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相关数据库,如CNKI,VIP and CBM,收集中西医结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按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而后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74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6557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分析结果显示:中药结合西医常规治疗与西医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
会议
目的:探讨足底反射区按压治疗耳鸣耳聋的疗效.方法:将60例耳鸣耳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8例采用足底反射区按压配合常规治疗(活血化瘀药物、针灸治疗及耳穴压豆),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耳聋总有效率85.6%,与对照组的84.3% (P> 0.05).观察组治疗耳鸣的总有效率为75%,与对照组的50% (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睡眠
会议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用于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突发性耳聋伴有耳鸣病人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照组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治疗,其他治疗两组相同;观察两组病人耳聋、耳鸣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或P< 0.05).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耳鸣较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效果好.
会议
目的: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看家长对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知识的了解程度,通过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认可,并观察其效果。方法:A组和B组复查时收费方式不一样,对两组复查人数比较看是否存在差异,再比较其他因素的影响,B组和C组宣教方式不一样,对两组家长的知晓情况、复查人数进行比较看是否存在差异,再比较其他因素的影响,C组中对入住爱婴区和新生儿科的回来复查情况进行比较,看存在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家长
会议
目的:探讨聪耳熄鸣丸联合耳鸣习服疗法治疗肾精亏虚型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1例肾精亏虚型耳鸣患者进行详细的耳鸣严重程度分级评估后进行聪耳熄鸣丸和习服疗法联合治疗,疗程为12周,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耳鸣严重程度分级以及听力下降的变化情况,并停药后给予电话随访或门诊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后耳鸣严重程度分级及疗效情况总有效率90.1%.半年后随访耳鸣严重程度分级及疗效情况总有效率91.7%.听力改善的
会议
目的:探讨鼓室内灌注地塞米松配合中医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90例(113耳)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成2组,Ⅰ组33例(45耳)采用常规的中医中药治疗,Ⅱ组57例(68耳)在Ⅰ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鼓室灌注地塞米松治疗,两组均同时肌注鼠神经生长因子、静滴银杏叶提取物及强的松口服等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Ⅱ组总有效率(73.53%)高于Ⅰ组(3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
会议
目前已知的聋儿发病原因有遗传因素、基因突变、孕期感染、耳毒药物、早产、新生儿缺氧、发热抽搐、内耳畸形、中耳炎、高胆红素血症等;有待查明并予以证实的原因有孕期饮酒、妊娠次数增加,孕期受重大刺激、孕期大量接触高辐射事物(如计算机、手机)等。分子流行病学以及表型特征和遗传学特征的分析显示中国耳聋人群的发病病因:遗传因素约占60%,病因不明(环境或其他原因)占40%。对各因素致聋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会议
目的:观察针刺颞三针配合耳周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聋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治疗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颞三针配合耳周穴位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检验存在显著差异(<0.05).结论:针刺颞三针配合耳周穴位注射治疗突发性聋治愈率高,疗效确切.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