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固结多孔介质干燥的双尺度孔道网络模型与模拟:II.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

来源 :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08年传热传质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840150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已建立的非固结多孔介质干燥双尺度孔道网络模型,本文对玉米热风干燥实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测取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双尺度孔道网络模型可有效模拟非固结多孔介质的干燥过程;同时还发现干燥时颗粒平均温度与孔隙汽相平均温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以往将颗粒温度与孔隙汽相温度不加区分,视为等同的做法是不妥的。非固结多孔介质的孔隙率、直径(包括粒径与孔径)分布对干燥的影响十分显著,孔隙率越大,物料干燥越快,达到相同湿含量干燥所需时间越短;直径分布的不均匀程度越高,干燥所需时间越长,物料湿含量分布的差异也越大。对于窄筛分农产品颗粒物料,进行干燥计算时可以采用同一直径分布代替实际分布。
其他文献
热碎化是蒸汽爆炸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其机理至今尚未被完全了解。本文使用VOF方法追踪自由界面,并对VOF方法进行改进,开发了多相流计算程序,模拟了高温熔融液滴表面的蒸汽膜在压力
会议
运用平衡态分子动力学理论对含有极性水分子系统的微气泡的形成过程进行模拟。采用五阶预估-校正有限差分法对每个分子的牛顿运动方程进行求解,该方法能够较好的满足能量守恒特
会议
本文简要介绍了几种典型的严重段塞流预测模型,完善和发展了其中一种瞬态模型,改进的模型能够保证初始假设条件的充分性,还可以进行严重段塞流型的判别。利用改进的模型进行了数
会议
本文初步研究了低雷诺数模型预测超临界流体的传热流动行为,计算工况为压力为23.5MPa的水在一根圆管里向上流动。采用了JL、SSA、NK模型模拟流场,采用了Prt 为常数和kθ- εθ
会议
首先通过量纲分析,确定了水合物分解引起海底管道及地层稳定的主要影响参数;然后利用ABAQUS有限元商业软件,对海底管道及其附近的位移场随水合物分解范围逐渐扩大的变化情况进行
会议
建立了回转窑实验装置,通过冷态实验研究了转速、斜度、窑内径、窑尾挡料圈高度、进料速度等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对物料停留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物料停留时间随着回转窑转速、
会议
本文基于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EMD)构造了一个简化计算模型,用来计算铂和液体氩组成的纳米流体的热物性:热导率、质量扩散系数和粘性系数。与已有实验结果和文献数值结果的比较验
会议
采用RNGk-ε湍流模型对相同倾斜入射角不同扇形扩展角的气膜冷却单孔射流流场下游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数值模拟,对相同吹风比下的冷却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会议
对水基碳纳米管(CNT)悬浮液在内径1.02mm的水平不锈钢小管内的强制对流换热和流动阻力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着重考察了液温对悬浮液强化传热特性和流动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会议
通过引入湍流动量扩散率和湍流热扩散率,利用Reynolds比拟的方法,推导了较为通用的摇摆条件下的湍流传热关系式,同时用Colburn关系式和Dittus-Boelter公式对其进行了修正。用Hir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