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临床抗焦虑中药有效组方对焦虑大鼠海马NMDAR1表达的影响,探讨疏肝方抗焦虑的作用机制。方法:43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10只,模型组、阿普唑仑组和疏肝方组,每组各11只。采用不确定性空瓶饮水刺激法建立焦虑大鼠模型,同时给予药物干预,通过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对其行为学进行测试。行为学观察后,麻醉处死各组大鼠,于冰台上分离大鼠海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1(NMDAR1)表达。结果:旷场实验结果示,灌胃2周末,焦虑模型组大鼠的活动总路程及中央活动路程与空白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普唑仑组的中央活动路程较模型组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疏肝方组的总路程、中央活动路程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灌胃1周末,各组大鼠的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果显示,焦虑模型组大鼠进入开放臂时间比(OT%)与进入开臂次数(OE),较空白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疏肝方组和阿普唑仑组的OT%值、OE%值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法结果,模型组大鼠海马NMDAR1阳性细胞面积百分率值及免疫组化指数增高,OD值增强,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疏肝方组大鼠海马NMDAR1阳性反应细胞面积百分率值较模型组明显减少,OD值及免疫组化指数较模型组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结论:疏肝方可以降低焦虑大鼠海马区NMDAR1的表达,提示其具有抗焦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