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前路手术患者术后两种雾化吸入方法的效果评价及分析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2621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术后超声雾化和氧气驱动雾化两种雾化吸入方式的临床效果,为防治颈椎前路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提供最佳雾化方式。方法:收集实施颈椎前路手术后围手术期的患者50例,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方案,同时随机分为超声雾化吸入组(n=25)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组(n=25)两组,实施相应的雾化吸入气道湿化护理。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急诊创伤骨科入院患者入院健康宣教时机的选择及应用。方法:将本科2014年1-6月收住的创伤急诊患者设为观察组,实行新入院时介绍主管医生和护士以及基本病区环境和急诊检查项目,其它详细宣教在患者及家属情绪病情稳定后的第二天开始逐步进行,详细讲解患者住院后的各种风险评估、饮食护理、病情观察配合、常见发生的卧床并发症、包括卧位以及用药的各种适应症、不良反应和说明等详细内容。
目的调查骨科医院医生对于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以及他们在临床工作中对骨质疏松性患者的诊断和药物治疗现状.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7月的临床疑诊骨质疏松,行骨密度检测的1810名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84.3%的患者来源于康复科、内科、骨伤科、脊柱科和关节科,分别占该时期进行骨密度测定患者的29.5%、18.1%、12.2%、18%和6.5%,其他科室同时行骨密度测定的患者占
PurposesThisresearchaimstoobservethetestsofTi-25Nballoywithdifferentporositiesservingasfemoralstemprosthesesinarabbitmodel,thusprovidingbasicexperimentalevidenceforthedevel
目的:探讨年龄、病程、撕裂类型因素对半月板缝合术后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大于14岁,MRI上诊断为半月板撕裂或可疑撕裂并在关节镜下确诊为半月板损伤患者,共43例,关节镜下FasT-Fix半月板缝合术均由同一医生操作。
目的:观察前后路手术联合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12例颈椎骨折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20—55岁,平均(37±3.4)岁.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无不能耐受手术者,无棘突骨折、关节突骨折、椎板骨折、椎弓骨折者,也无单纯后方结构受损者.
目的:探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髋臼磨锉深度对重建髋关节旋转中心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的研究了本院从2013年1月至2015年4月的100例因股骨头坏死需行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41例,年龄24岁至79岁,平均年龄55.9岁.
Weinvestigatedthefeasibilityoftheintra-articularinjectionofresveratrolforpreventingtheprogressionofexistingcartilagedegenerationinamousemodelofosteoarthritis(OA).
目的:观察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下肢肌肉海绵状血管瘤致重度僵硬性马蹄足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2月至2014年10月收治下肢肌肉海绵状血管瘤致马蹄足畸形患者8例,年龄13岁至36岁,平均年龄18岁,男5例,女3例,共8足,其中7例患者曾行血管瘤切除术及局部注射化疗药物,3例伴疼痛,6例伴膝关节屈曲畸形,均为僵硬性畸形,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中仅行穿针安装Ilizarov环形外
目的: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75岁以上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年7月一2014年12月期间的277例7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全部病例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引流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有无并发症以及术后功能恢复等情况进行统计,并分成全髋置换组及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对比。
目的:观察不同疼痛管理对TKA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镇痛作用及早中期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择期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术前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年龄40~78岁,性别不限,术前ASA分级Ⅰ~Ⅱ级.根据康复期镇痛方法不同,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n=40):生理盐水组(NS组,n=40):术后3天内采用股神经周围置管0.2%罗哌卡因连续镇痛,术后4~7天功能锻炼期于康复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