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线索提示时序效应源于线索形状和目标位置的自动特征整合

来源 :中国心理学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avenl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符号线索提示范式中,前次测试类型对后一次测试的结果具有显著的影响。这一时序效应有三种不同的解释:前后测试类型的重复优势,被试的主动策略调整,以及线索形状和目标位置的自动特征整合。方法:通过改变箭头线索(左或右)所预测的目标位置来区分线索提示的自动和主动成分。例如,一个左箭头说明目标出现在屏幕上方的可能性是其它位置的四倍。由此得到四种测试类型:有效(左箭头和左目标),无效(左箭头和右目标),预测(左箭头和上目标),和非预测(左箭头和下目标)。结果:时序效应在前后测试类型均为有效或无效情况下才显著,其它测试序列情况下不显著。结论:符号线索提示时序效应源于线索形状和目标位置的自动特征整合。
其他文献
会议
目的:考察目标典型性和提示信息类型在真实场景搜索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操纵目标典型性和提示信息类型,利用眼动技术将搜索过程划分为扫描阶段和确认阶段。结果:目标典型性和提示信息类型交互影响真实场景搜索的绩效;当提示信息较充分(图片提示搜索目标)时,目标典型性对搜索绩效的影响不大,当提示信息不充分(文字提示搜索目标)时,对高典型性目标的搜索绩效显著高于对低典型性目标的搜索;主要表现在搜索反应时、扫描时间
目的:考察情绪面孔搜索不对称性的三种理论观点:目标引导、目标加工和干扰子抑制的作用机制,及两两间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视觉搜索范式(2(目标情绪∶愤怒vs.愉悦)×2(干扰子情绪∶情绪vs.中性)的完全被试内设计)和视线追踪技术结果:目标情绪和干扰子情绪之间交互作用在搜索反应时、搜索过程的目标引导阶段和决策阶段的持续时间,两阶段内落在干扰子上的注视点的平均注视时间,以及落在搜索目标上的注视点的平均
目的:跳出启动效应与干扰项预览效应是视觉搜索中的两种试次间效应。本研究检验儿童的视觉搜索中是否出现这两种效应,并与成年人的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实验在计算机上进行,任务为在搜索画面中找到颜色与众不同的靶子,并对它的形状做出反应。结果:儿童的反应时比成年人长,但是也表现出试次间效应。一方面,儿童在连续两个试次中进行相同的视觉搜索时比进行相反的搜索时快,即表现出跳出启动效应。另一方面,当一个无靶子试次与
不同运动水平的运动员因搜索信息模式的差异从而影响其决策的准确性。本研究调查了不同水平攀岩运动员的认知决策。根据攀爬水平的不同将16名运动员分成专家组和新手组。对被试的行为指标(一致性、有效性、攀爬时间)和眼动指标(关键区域)进行记录。结果 显示,专家组的实际攀爬路线和规划攀爬计划的一致性比新手组更加准确;对于关键区域的注视时间比新手组更多;攀爬的错误频率(重复或无效的动作)和攀登时间低于新手组。专
目的:搜索尖朝下三角形比搜索尖朝上三角形时快,称为尖朝下三角形优势效应。本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检验对于酒标的视觉搜索中是否也存在这种效应。方法:本研究以酒瓶为刺激,每个酒瓶上均有三角形图案的酒标。实验任务是判断每个画面中的所有酒瓶是否一样。结果:三个实验的结果一致表明,被试搜索带有尖朝下三角形酒标的酒瓶比带有尖朝上三角形酒标的酒瓶快,也就是出现了尖朝下三角形优势效应。实验二和实验三中,搜索画面中的刺激
目的:闭合(Closure)是格式塔心理学中的一项基本组织原则。闭合的轮廓线能被更容易的检测和辨别出来。大部分对于闭合效应的研究集中于闭合的几何特征方面,而本文想要探讨是否对场景的理解也能影响到闭合轮廓的优势效应。方法:我们使用了立体镜来产生基于双眼视差的深度信息,在3D场景中来研究闭合轮廓线的(1)基于客体的注意效应和(2)视觉搜索任务。结果:1,一个视觉客体是否能形成,取决于轮廓线在“知觉上的
目的:考察个体对面部表情实时和事后自我觉察之间的关系,以及表情强度和时长对自我觉察绩效的影响。方法:被试在表情压抑条件下观看情绪性视频,并对泄露表情进行实时和事后自我觉察。结果:实时觉察率低于事后觉察率,同时个体对面部表情的事后觉察能够显著地预测其实时觉察能力。面部表情的实时自我觉察只受表情强度的影响,而事后自我觉察既受表情强度又受表情时长的影响。结论:个体对面部表情的实时和事后自我觉察既存在区别
目的:有关面孔识别的理论认为,大脑对面孔的变化信息(例如:情绪)和稳定信息(例如:性别)采取并行通道加工策略。为了探讨注意是否可以调控这两种信息的加工过程,本实验采用特征选择注意范式及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对两者信息加工的时间进程进行测量。方法:实验采用特征选择注意和Oddball范式,要求被试探测面孔的联合属性(例如:小的、高兴的、女性的面孔),同时记录被试的行为和脑电反应数据。结果:与面孔的情绪加
目的:部分线索效应是指让学习者先学习一系列材料,在随后的测试阶段给学习者提供先前所学材料的一部分作为提取线索,让其回忆剩余的材料,回忆成绩反而比没有提取线索时回忆成绩差的现象。本研究希望对场景记忆中的部分线索效应进行检验并探讨场景记忆中部分线索效应出现的原因。方法:本研究通过4个行为实验探讨了线索(场景线索、背景线索、位置线索以及错误位置线索)和场景的意义性(有意义场景和无意义场景)对场景记忆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