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基础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血液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ob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归纳、分析MDS国内外文献,明确国内在相关研究领域所处地位,巩固优势、改善不足,促进MDS基础研究的深化。方法:分析MDS基础研究现状:①染色体共同缺失区;②Exon/WG测序;③表观遗传学;④免疫相关发病机制;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结果:①MDS染色体共同缺失区研究:国外对5号染色体共同缺失区进行深入研究,发现敲低RPS14导致红系分化障碍和凋亡增加,RPS14半倍体剂量不足能解释5q-综合征表型;国外对7号染色体共同缺失区的研究亦在进行中。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蛋白激酶Cθ(PKCθ)的表达及Th1/Th2,Tc1/Tc2的变化,探讨PKCθ在MDS及AA发病机制中的
柑橘溃疡病是世界柑橘的一种重要病害,对柑橘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柑橘中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NCED)基因家族进行注释,并克隆出受柑橘溃疡病菌诱导表达的CsNC
微生物技术对于解决设施农业氮磷面源污染是必要的.本研究从多年设施栽培的菜地土壤中分离筛选兼具解磷和反硝化活性的细菌菌株,对设施土壤氮磷污染生物削减的可行性进行了探
  目的:研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造血细胞(HC)及经分离所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的生物学特征包括表型(形态学及免疫学表型)、分化功能和细胞遗传学特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19例原发性MDS患者临床资料,应用Kaplan-Meier,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模型评估影响预后
  目的:回顾性评价WHO 2008儿童RCC诊断标准对中日儿童MDS-RCC诊断符合率,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①日本登记系统:1999年至2008年在日本小儿血液学会登记录入的222例MDS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临床特点、亚型分布骨髓组织病理学及细胞遗传学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10年4月确诊的186例MDS患者的临床特点、年龄分布、
  目的:探讨伴环状铁粒幼红细胞(RS)≥1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S)患者中SF3B1基因的突变频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7月至2011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147例MDS-RS患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体外集落形成细胞(CFC)培养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初诊未治的155例MDS患者的CFC培养结果及与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参数的相关性,并与初
  目的:2008年WHO首次提出儿童难治性血细胞减少(RCC)的诊断,研究发现RCC占儿童MDS一半以上,约75%的RCC表现为骨髓增生减低,且多数病例无特异性细胞遗传学改变,这与儿童获得性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