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下水动态资料反求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来源 :2005年全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apova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地下水动态资料反求降水入渗补给系数,采用年水位升幅累积法、前期影响降水量法和趋势线确定水位升幅法三种方法计算,得出不同岩性的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经计算表明,用此方法求得的降水入渗系数基本符合理论规律,影响降水入渗系数的主要因素有降水历时、降水量、水位埋深、包气带岩性颗粒大小等.
其他文献
阿曼5区块位于西亚阿曼盆地西北部,西北为Lekhwair隆起,东南为Fahud盐盆,东北为Suneinah挤压前渊,总体表现为西南高、东北低的单斜构造.Daleel油田位于5区块中西部,近NE-SW展布,长约15 km,宽约4 km,面积约60 km2.主要产层为白垩系顶部Shuaiba组的碳酸盐岩薄储层,孔隙类型为原生孔隙,厚度在5~25 m之间,深度在1500~1700 m之间.工区内发育大量
地震勘探是集采集、处理、解释为一体的综合性业务.10多年来,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的海外地震勘探业务发展迅猛,从地球物理服务行业来看,目前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在世界排名第四,陆地勘探世界排名第一,已经成为世界知名的地球物理公司.但从地球物理服务公司的综合实力来比较,东方地球物理公司在很多领域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海洋地震勘探上.东方地球物理公司以"精诚合作、找油先锋"服务理念,深受世界各大石油公司的青眯
常规叠后时间偏移基于输入数据为零炮检距叠加剖面和速度为已知的假设,但是实际上这两点均难以得到完全满足.理论上讲,当地质结构复杂时,应考虑叠前时间偏移;而当速度场比较复杂时,则应考虑叠前深度偏移.叠前偏移的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成熟,但是由于计算机能力的限制,不得不长期采用叠后时间偏移.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PC集群的广泛应用,叠前时间偏移几乎已成为常规技术,而叠前深度偏移也得到越来越
赵东区块地处河北省黄骅市赵家堡村以东5m水深线以内的滩海-极浅海地区,区域构造位于歧口凹陷和埕宁隆起的交界处.赵东初始合作区面积197 km2,目前保留的开发区面积27.32 km2(包括C/D油田和C-4井区).赵东区块为风险勘探开发合同,1993年2月在北京签署,合同期限为30年,包括勘探期、开发期和生产期.1993年5月1日起正式生效,美国路安中国公司担当作业者.1994年8月11日和199
中国大油公司的跨国经营正在逐步实现其进入战略目标,并开始转向资产优化配置阶段.在此战略转型阶段,最难的问题不是没有资金购买资产,而是缺乏必要的分析工具,使公司的业务发展部门能够根据资产配置的内在规律,以及不同资产类型之间的现金流差动原理,科学地进行资产优选及公司的战略投资规划;同时根据资产自身的成长规律,动态管理自有资产,并科学预测跨国投资机会.为了适应和实现这种战略转变,最首要的问题是要对油公司
前陆盆地及其逆冲带具有较高的油气生成能力.全球烃类资源的25﹪来自于前陆盆地,其逆掩断层带找油很早以来已被人们所重视,但因受石油地质勘探方法的限制而未能取得更多的逆掩断层带的资料.随着地震勘探和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20世纪90年代初,哥伦比亚Cusiana大油田的发现,把人们的勘探目光重新引回到对造山带周缘的活动带的勘探活动中来,活动带找油重新成为21世纪的勘探热点及勘探方向.古巴处于加勒比板块的
麻扎地区弧火成岩是1:25万麻扎幅区域地质调查过程中发现并厘定的,位于麻扎构造混杂岩带之中,包含着古洋壳消减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信息.孤火成岩主要由中酸性侵入岩和火山岩组成,具岛弧性质的岩石组合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对弧火成岩中的角闪石英闪长岩进行锆石SHRIMP U-Pb测年,结果为338Ma±10Ma,时代为早石炭世.麻扎地区弧火成岩的发现,不但证明了在晚古生代出现过麻扎-康西瓦洋(古特提斯),而且
马攸木金矿床是西藏最近发现的独立岩金矿床.对马攸木金矿床热液成矿期各矿化阶段石英中的流体包裹体温度与压力、盐度与密度、包裹体成分和H、O同位素诸方面的初步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属中低温(198~259℃)、低盐度(3.10~7.08%NaCl)、低密度(0.85~0.93g/cm3)的流体,属(SO24-)Cl--(K+)Na+水化学类型,成矿环境为低压(22.7~26.7 MPa)浅成(0.825~
湖北宜昌黄花场剖面是我国奥陶系大湾阶的界线层型剖面,高精度生物地层以及岩石、层序地层和碳同位素地球化学的综合研究表明,该剖面完全符合关于建立全球下奥陶统-中奥陶统界线(即奥陶系第三个尚待正式命名的阶)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SSP)的条件。建议以该剖面牙形石Baltoniodus?triangularis的首现层位,作为划分全球下奥陶统-中奥陶统界线的GSSP。所建议的GSSP交通方便,位于距宜昌市
江河流域范围内的河床中广泛分布有砂卵砾石含水层--天然滤床,由于江河水的直接补给,滤床中赋存大量洁净的地下水.受江河水及航运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取水方法难以大范围的进行开采.河床反向渗滤取水技术是通过江河边岸竖井,江底隧道,江底取水硐室和反向辐射孔群,大规模的采集河床底天然滤床(砂卵石)含水层中地下水潜流水的一种新型取水技术.本文通过现场大型模拟试验和多个工程实践,对该取水技术所涉及的天然滤床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