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博物馆在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科协,辽宁省科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各国都认同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开发科技人力资源、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并把青少年作为科普工作的重点对象。作为科普重要场地的专业博物馆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精心策划各种活动,在提高音少年的科学素质上发挥积极的作用。
其他文献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颁布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和人民群众都在为提升全民科技素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河南省济源市梨林镇范庄村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科协科普组织的支持下,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创新科普惠农观念,树立全新的科学发展理念,找准促进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为群众建立科技致富档案,实施党员包户促进共同富裕,为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笔者认为,建
探索社区科普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开拓社区科普教育的新局面,与时俱进地大力推进社区科普教育,对于提高城市居民群众的科学素质,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认为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提高了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完善的科普设施为科普教育提供了良好工作环境,健全的科普组织和科普队伍为科普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科普经费投入逐年增加为科普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笔者提出,推进社区科普教育,必须充分认识社区科普教
社区科普工作的根本任务是把人类已经掌握的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以及从科学实践中升华出来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传播到社区,以增强社区成员的科学素养和文明素质。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以群众的需要为基础、为目标,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社区科普工作中的问题,总结经验和体会,进一步促进社区科普工作的长远发展。笔者提出,要进一步提高对新时期社区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认
皇姑区在社区科普教育中,创办社区科普大学阵地,促进和谐社区建设。本文剖析了社区构建进程中所面临的软、硬件问题,为积极创新城区科普教育,探索科普大学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和基本任务。
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是要努力让农民增收致富,而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群众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等综合水平。农村科普资源的开发、传播对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在扎实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进程中,科普工作者应利用好这个契机,加强农村科普资源开发的时效性,探索新机制,努力提高农民科学素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笔者提出,要有效整合现有优秀科普资源,发挥各种科普活动场所的作用;鼓励开
博物馆作为一种文化,不仅受到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影响区域社会及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重新确定博物馆的发展方向和方法,实现博物馆自身发展与区域社会相协调、可持续地发展。本文以大连自然博物馆承担的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及社区参与资源管理的课题为背景,探讨博物馆在区域社会协调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
以上海市南汇区区域内科普教育基地为例,介绍了科普教育基地在提高市民尤其是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归纳了科普教育基地在服务能级方面存在的不足和产生原因,提出了通过内外结合,共同提升科普教育基地服务能级、使其作用发挥最大化的对策和措施。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为单位,以整个社区人群为对象,以促进社区的居民健康为目的所开展的综合性健康教育。受卫生部、科技部、中国科协委托,中华医学会在部分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中试点,发挥学会的专家和学术优势,调动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及健康科普活动,在社区健康教育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目前,我们
本文在对全国科普大篷车进行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全国科协系统科普大篷车的配车、车辆运行管理、开展活动、经费使用、制度建设、展品研发等情况,初步指出了科协系统现阶段科普大篷车在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九大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目标和两大工作任务,并从九个方面阐述了今后的工作部署和措施。
科学传播(亦称科普、公众理解科学)是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如何在当前网络时代促进科学传播事业的发展,是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养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所必须应对的命题和挑战。本文基于上海地区的实证调研,结合美国利用网络传播高科技科学的实践和南非的科学传播网的先进经验,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自己的构想。认为网络时代促进科学传播事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应该是“以人为本”,党和政府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