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icillium decumbens K1代谢乳酸产新化合物的分离与分析

来源 :第五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gengjix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与大孔吸附树脂相结合的方法对LAMOPD进行分离纯化。利用制备液相色谱对洗脱液进一步的纯化,制备出的样品纯度为90.02%。通过Tris-饱和苯酚/氯仿抽提,双缩脲,茚三酮等反应研究LAMOPD的基本性质,初步显示LAMOPD不属于氨基酸、多肤、黄酮和生物碱类等物质。利用四大波谱对LAMOPD进行结构表征,结果显示LAMOPD是一种未报道的新化合物,并得到了其可能的分子结构。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本研究以甲醇和水的混合液分离为例,利用过程模拟软件对精馏塔进行了动态过程模拟。动态过程模拟中精馏塔釜液浓度的控制采用了基于函数的预测控制,一方面预测控制防患于未然的基本理念克服了传统控制亡羊补牢的缺点,另一方面软测量技术的应用使得直接利用液相浓度进行工业控制成为可能,同时可降低设备投资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应用双流体模型计算模拟了喷动床内气固两相流体流动行为,模型中运用颗粒动理学描述颗粒相压力和应力封闭控制方程,使用Gidaspow曳力模型描述气固相间作用。在颗粒相浓度很高的密集流动中,颗粒相的剪切应力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颗粒之间的摩擦造成的,喷动床内颗粒在浓相区的体积分率很大,采用Schaeffers 模型描述颗粒间的摩擦应力。数值模拟计算的颗粒速度和浓度等分布与He等人发表文献上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
本文主要研究了多种植物油、不同表面活性剂、硝酸盐、丙二酸盐对三抱布拉氏霉菌生物量及β-胡萝卜素合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大豆油的对β-胡萝卜素的产量的影响最为显著;2、span-20表面活性剂对β-胡萝卜素的产量有明显的提高作用;3、随着硝酸盐浓度的增加,β-胡萝卜素的产量逐渐降低:随着丙二酸盐浓度的增加,β-胡萝卜素的产量先增加后降低,最适添加量为1%(w/v)。
由大肠杆菌发酵产生的青霉素G酰化酶催化6-氨基青素烷酸(6-APA)和对羟基苯甘氨酸甲酯可以实现阿莫西林的本合成。通过系统研究反应温度,酶的浓度和初始底物浓度等因素对阿莫西林合成反应的影响,最终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是:温度18℃;6-氨基青素烷酸(6-APA)和对轻基苯甘氨酸甲酯的初始浓度分别为100mM,200mM;青霉素G酰化酶浓度为20U/ml。经过20小时反应可得到85%的阿莫西林产率。
为了优化木糖醇生物转化过程,本研究采用了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考察了摇床转速、pH,碳氮比、接种量及水解液的浓缩倍数等对水解液在摇瓶中发酵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通气量及溶氧对水解液在发酵罐中生物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三段通气法:即先高后低,中间采取过渡的分三段通气发酵在木糖醇得率方面明显优于恒定通气发酵以及两段通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