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DWI在脑梗塞中诊断价值的再认识-动物实验与临床资料相结合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第十四届全国神经和头颈部放射学学术会议暨重庆市医学会第七届放射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78267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将动物实验与临床资料相结合,旨在进一步探讨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脑梗塞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时间窗”(TTW)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指出,细胞内水肿是半暗带的主要病理改变,DWI高信号、ADC低信号,同时T2WI及T2 FLAIR未见异常等综合征象提示半暗带的存在,这也预示是临床治疗的最佳时间—“治疗时间窗”。梗塞后6h作为“治疗时间窗”不符合临床实际情况。
其他文献
选取61例脑膜瘤患者术前行三维增强磁化强度预备梯度回波序列(3D CE-MPRAGE)检查,在后处理工作站对3D CE-MPRAGE图像进行后处理,以期探讨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结合窗位技术在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结论指出,磁共振脑表面成像技术结合窗位技术可以较好的模拟脑膜瘤开颅手术,能在术前明确脑膜瘤与脑表面回流静脉及静脉窦之间的关系,以及明确脑膜瘤与周缘脑膜的关系,脑膜瘤与周缘水肿的关系。为脑
应用动脉自旋标记成像(arterial spin labeling (ASL))技术观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病人静息态脑血流量的变化。本研究首先证实了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在定量观察疼痛病人脑血流量变化的可行性。同时也观察到了与PHN疼痛相关的脑区:如岛叶、纹状体、丘脑及中央后回等,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回顾性分析12例PRES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的MRI、DWI表现特点及诊断价值。常规MRI表现为双侧额叶、颞叶、顶叶及枕叶多发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左右分布较对称,皮质或皮质下白质同时累及,2例同时累及小脑半球,3例同时累及基底节、脑干。结果表明,PRES的临床、常规MRI和DWI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早期做出诊断一般预后良好。
回顾性分析41例经MRI证实的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以期探讨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的MRI特征和诊断体会。指出,熟识MRI静脉性脑梗死的影像学特征,结合T2WI静脉窦流空信号的消失对静脉窦血栓形成有确诊价值,常规MRI和MRV结合是诊断和随访脑静脉和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最佳检查方法。
回顾某院2011年明确诊断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8例患者起病1周内的MSCTV影像表现,并与检查前后2天内的DSA行对比分析。指出,MSCTV为无创性检查,结合临床症状,可初步诊断颅内静脉窦血栓,但无法显示细小静脉异常,并应与静脉窦先天性发育不良或缺如鉴别。
29例经临床证实为CVT的患者,全部行头部常规CT和MRI平扫检查,23例行MRV检查,12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期探讨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对脑静脉血栓(CVT)诊断价值。研究结果表明,脑静脉血栓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常规MRI结合MRV可以对脑静脉血栓做出明确诊断,它是一种敏感、准确的无创检查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STAT1、P-STAT1、STAT3、P-STAT3蛋白表达、细胞凋亡及MRI的改变。指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早期给予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减少缺血周边区凋亡细胞的数目,可通过影响脑缺血区域P-STAT3表达水平增加及P-STAT1一定程度上水平降低来减小脑梗死面积。
选取4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9小时)的患者行“多模式CT”扫描,评价基线多模式CT、随访影像ASPECTS及基线NIHSS,并应用ROC曲线分析,判断90天临床功能恢复良好(MRS<2)的各参数的阈值;按照获得的阈值分级并获得各参数的阈值评分,多模式CT各参数的阈值评分整合在一起获得多模式CT评分系统,将基线NIHSS阈值评分加入多模式CT评分系统中获得临床/多模式CT评分。然后应用ROC曲线分
本实验通过对家兔自体血栓性急性脑梗塞模型尿激酶溶栓治疗前后的MRI资料的对比分析,并结合病理学方法,探讨治疗前增强MRI检查对尿激酶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预测作用。本实验采取打药后、延迟5min, 10min及15min的四组强化扫描,发现不管是早期强化还是延迟强化均出现HT。本实验中急性梗塞区内出现脑实质强化的4例模型均在尿激酶溶栓治疗后的24h内出现HT,这4例中仅1例在打药后那组扫描中出现强
本文旨在探讨基因干扰对缺血性脑水肿组织的AQP4表达影响与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的诊断价值。指出,AQP4表达上调是产生细胞内水肿的主要分子机制,也可能是导致rADC值下降的分子基础。AQP4基因干扰有明显时效性,能有效抑制细胞内水肿阶段的AQP4表达上调,但对血管源性水肿组织的AQP4表达抑制作用下降。DWI能及时、准确显示细胞内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