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椎间盘退变过程中软骨下骨与软骨终板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第21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泰山杯”全国骨科青年科技创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制作兔椎间盘软骨终板退变的动物模型,研究软骨终板和椎体软骨下骨在软骨终板退变过程中的相关性,探讨软骨终板退变的原因和发病机制。
其他文献
广泛软组织松解和跗骨复位的手术治疗曾在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治疗中占主导地位。对于复发的病例也是通过再次软组织松解的手术治疗矫正畸形,软组织松解的幅度和功能损害的程度是相关的。如文献所描述的,反复软组织松解手术导致足的僵硬和疼痛以及骨性关节炎的发生,对生活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本文采用Ponsrti方法纠正以往后内侧软组织松解手术后畸形复发的、僵硬的马蹄内翻足。文中报告对这类病例治疗的初步结果。
随着超声检查在婴幼儿髋关节筛查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新的问题也逐渐出现。这些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对超声检查可靠性的怀疑、适用条件如何、对临床治疗是否有帮助和是否存在过度诊断。按照Graf方法,采用“标准平面”超声检查结果可靠。关键是临床医师在做出诊断和决定处理方案前需要理解超声检查结果的含义。超声检查适用于股骨头骨化核出现前的婴幼儿,这时超声声束通过股骨头时未受到或受到很少的阻挡。随着股骨头骨化
目的:探讨皮下翻转筋膜瓣修复骼骨取骨处创面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1年10月间本院采用皮下翻转筋膜瓣治疗的5例髂骨供区创面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疗法。结果:5例患者均获得痊愈,随访6个月~2年,均无复发。结论:皮下翻转筋膜瓣是治疗髂骨取骨处创面的一种有效的手术方法。
目的:收集并分析关于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疗效比较的文献,对两种治疗方法疗效差异进行Mela分析,以期为临床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方法:检索Medline(1966年]月~2011年12月)、PubMed(1980年1月~2011年12月)、Embase-(1990年1月~20l 1年12月)、Science(1990年1月~2011年12月)、Springer(1990年
有关肩锁关节脱位治疗的报道很多,虽然采用的手术方式和固定材料上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可分为两大类,即肩锁固定和喙锁固定。但究竟何种手术方式疗效更佳,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本研究应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比肩锁固定和喙锁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以期为临床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目的:比较肩锁固定与喙锁固定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为临床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结论:肩锁固定与喙锁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无明显差异。因此临床上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不强求采用肩锁固定或是喙锁固定,可根据患者病情、所在医院的条件及术者对不同手术方法的熟悉程度等条件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目的:探讨非手术方法治疗老年性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的疗效。  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月,分别用非手术及手术方法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共患者35例。其中男14例,女21例;年龄,63~82岁,平均71.6岁。其中20例患者为手术治疗,本组手术均为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保守治疗15例,其中有10例拒绝手术治疗,5例被评估为麻醉高风险组(ASA 4级)无法耐受手术。术后用Consta
目的:探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60只Wistar大鼠成功制备脊髓打击模型,随机分三组:细胞静脉移植组、DMEM静脉移植组和空白对照组。术后分别通过第1 d、1、2、3、4、6、8、10和12 周行BBB评分来观察大鼠后肢功能恢复的情况;通过HE染色观察脊髓损伤周围细胞及空洞形成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观察hUC-MSCs能否通过静脉途径向损伤脊髓局部迁移,存
目的:通过检测cathepsin K及其抑制剂半胱氨酸蛋白水解酶抑制剂C(cystatin C)在骨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eathepsin K和eystatin C与骨关节炎软骨退变之间的关系。  结论:关节滑膜参与了骨关节炎的病变过程,cathepsin K在骨关节炎滑膜组织中表达明显增高,特别是在关节退变早期更明显,提示其与骨关节炎软骨退变关系密切,这为骨关节炎的防治提供新的线索。
Bone healing depends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secretion from osteoblasts to promote angiogenesis. We examined the influence of the tyrosine 321 site of G protein - coupled receptor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