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水性PET-金纳米球复合高分子薄膜的制备及其SERS应用

来源 :中国化学会2017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lqlq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一般是通过用拉曼光谱法测定吸附在胶质金属颗粒如银、金或铜表面的样品,或吸附在这些金属片的粗糙表面上的样品来实现增强效应,该技术在微量检测,表面研究,生物分子结构研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浸润性这一固体的特殊性质近些年也吸引了研究者们的注意,具有疏水性能的材料具有自清洁性能。
其他文献
通过多级自组装形成可控排列的复杂纳米结构,然而相应的形成机理仍不明确。本文通过合成两亲刷状聚合物来模拟并探索多级自组装的机理。采用可逆加成链转移聚合先后得到H-刷状的聚合物和最终的“线-刷-线”的聚合物。
近年来,关于大分子自组装的研究方兴未艾,硕果累累。但是于基团级别上精确控制构筑单元之间的多级组装依旧是大分子自组装领域的难题。相比之下,自然界存在着很多精确组装的行为,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的组装行为可以为大分子自组装提供新的活力。
动态共价键被广泛地应用于动态组合化学,其中二硫键的动态交换化学应用较为普遍,但二硫键的动态交换反应需要较强的紫外光照或者还原剂的催化,条件不够温和。而二硒键的交换反应在普通的可见光照下即可发生,不需额外添加还原剂或催化剂,反应条件十分温和。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形成的具有多级有序结构的薄膜材料,在纳米技术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图案化或化学修饰表面诱导的柔-柔共聚物自组装体系。然而,光刻技术通常涉及高加工和维护成本,并且需要一个迭代的、多步骤的过程,这使得结构的形成变得复杂和重复性不好。
本文设计合成了两种带有降冰片烯结构的树枝形单体,进而利用开环易位聚合方法,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分子量的树形嵌段共聚物,通过薄膜自组装制备高反射波长且反射波长分布较窄的一维光子晶体。树形嵌段共聚物因其侧链的大体积位阻降低了分子链固有的链缠结的现象,使得主链骨架聚合度得以较大提高,并通过调控主链聚合度及分子量,使得材料的反射波长从紫外可见,到近红外的通讯波段变化。
本文研究了单链蝌蚪状聚合物纳米粒子(TPPs)在溶液中组装形成的超级粒子及其超声响应性。在两亲性嵌段聚合物(聚甲基丙酸戊炔酰氧乙酯-r-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b-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的良溶剂甲醇中将疏水嵌段进行链内交联,可以高效地制备具有疏水头部和亲水尾部的单链蝌蚪状聚合物纳米粒子。
非球形胶体/纳米粒子具有独特的堆积,流变以及液晶行为,在光学、催化、载药等领域有着球形颗粒所不具备的优势。本文介绍了一种简便的非球形聚合物胶体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一锅法制备了二氧化硅棒状胶体,然后采用蒸馏沉淀聚合的方法在硅棒表面包覆了一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我们报道了一种酶催化光引发聚合诱导自组装(photo-PISA)方法,室温下在开口容器和多孔板内成功得到了可控的不同形貌的AB 二嵌段或ABC 三嵌段共聚物纳米材料。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PISA 体系中存在葡萄糖和葡萄糖氧化酶(GOx)使得聚合反应具有优异的耐氧性,并且整个酶催化光引发PISA 过程仍是可控的。
将超分子主客体化学与高分子材料相结合,构建基于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超分子聚合物,是超分子功能材料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中,以主客体识别体系为交联点的超分子交联网络的构筑就是这一领域中的一个主要的研究热点。在这里,我们通过将柔性的聚合物(PCL)与分子镊子主体/反式偶氮苯客体组成的络合体系相结合,成功地构筑了一种基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A2+B4 型超分子交联网络。
聚合物囊泡的尺寸调控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对囊泡在生物体内的循环时间、生物分布等性质至关重要。聚合诱导自组装作为一种最新发展的高浓度、可重现地制备组装体的方法,有望实现包括囊泡在内的组装体的实际应用。然而,在聚合诱导自组装过程中,囊泡的尺寸不可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