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源H9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来源 :第六次人畜共患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s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禽流感(Avianinfluenza,AI)是由正粘病毒科A型流感病毒(AIV)引起的禽类疾病,曾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流行,已成为世界性传染病,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危害养殖业的发展甚至人类健康.为此,本实验室对AIV在鸭中的流行状况做了初步探索,并对分离到的AIV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其他文献
防治布病必须从控制和清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畜群和易感危险人群的基本防治措施入手,应用有效的诊断措施揭露患病个体,对传播布病的有关重要因素加强管理,如对皮、
会议
本研究从安徽省的不同地方分离了五株不同宿主来源的禽流感病毒,在农业部动物流感重点开放实验室进行血清学鉴定为H5N1亚型.为了全面了解五株安徽分离株对哺乳动物的潜在危害
会议
我国朊病毒及朊病毒病的研究主要包括CJD(克雅氏症)、Scrapie(羊痒病)和BSE(疯牛病)的研究,而其他朊病毒病如TME(水貂传染性脑病)和CWD(麋鹿慢性消耗性疾病)的研究还未见报道
戊型肝炎是一种值得重视的人兽共患传染病,通过对兽类动物感染HEV深入研究,可以为全面认识和预防人类戊型肝炎提供有益的启示.从公共卫生的安全角度和对兽医卫生的冲击促使人
西尼罗河病毒分类上属于黄病毒科.在黄病毒科中,本病毒与日本脑炎病毒、墨累河谷脑炎病毒和圣·路易斯脑炎病毒同属于抗原性密切相关的一个病毒群.其所引发的疾病为西尼罗河
由猪链球菌2型引起的疾病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它不仅可引起猪的急性败血症、脑膜炎、关节炎及急性死亡,还可导致人的感染发病和死亡.本病呈世界性分布,自上世纪五十
会议
2004年2月,新疆伊宁县维吾尔愉其温乡英阿牙提村某养殖户饲养的产蛋鸡突然大量死亡,被认为是疑似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而逐级上报.经我们对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
西尼罗河热是由西尼罗河病毒(west nile virus,WNV)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虫媒传染病,它最早于1937年在乌干达地区被发现,并分离到病毒.在1999年以前,人们只能在东
高致病性禽流感可表现出高致死率、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症状、产蛋下降等临床症状,它已对我国养禽业构成极大的威胁.目前,我国采用以疫苗接种为主的综合防制措施,制定科学的免
会议
本病是近几年来在雏鸭群和仔鸭群发生的一种传染病,经鸭胚和鸡胚分离及盲传3代及检测,均未能证明由病毒所致.而从脑组织及肝脏病料均分离到大肠杆菌,经血清型鉴定,O血清型占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