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注射技术在鱼类细胞移植和转基因海水鱼上的应用进展

来源 :第一届海洋生物高技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hu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述了显微注射技术在鱼类细胞移植和转基因海水鱼研究上的进展,并以真鲷Chrysophrysmajor、花鲈Latelabrax japonicus两种海水鱼为实验材料,以GFP基因为报告基因,具体介绍了显微注射技术在海水鱼类上的应用,包括注射针的参数、外源DNA的剂量、显微注射过程、注射后胚胎的培养和GFP基因表达的情况。
其他文献
根据GENEBANK中紫菜属的别藻蓝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简并引物,以野生坛紫菜叶绿体DNA为模板,PCR扩增并回收扩增产物;将PCR产物克隆到pMD18-T上,重组子经PCR和酶切鉴定,通用引物
会议
通过对水母触手cDNA文库的EST分析,得到一个576bp的编码水母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全长cDNA序列。它的读码框编码131个氨基酸残基的前体蛋白,包括18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113个氨
会议
根据已发现的海葵神经毒素Ap-B两端的氨基酸序列,设计筒并引物,用RT-PCR的方法,从采自湛江的侧花海葵Anthopleurln sp触手总RNA中分离出四个新的海葵毒素基因。将海葵神经毒素基
会议
淋巴囊肿病病毒LCDV感染牙鲆鳃细胞系FG-9307,提取细胞总RNA,采用RT-PCR法成功获得了LCDV主要衣壳蛋白MCP0.6kb基因片段;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IPTG诱导表达,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分子
会议
为了探讨金属蛋白酶在鳗弧菌致病中的作用,设计PCR引物扩增并克隆了牙鲆致病性鳗弧菌的金属蛋白酶结构基因。根据得到的金属蛋白酶基因设计PCR引物扩增同源片段,亚克隆于自杀质
会议
利用RAPD技术和微卫星标记对不同基因组组合的鱼类进行了基因组指纹图谱构建;报道了3个鲤鱼微卫星标记的特征及其多态性应用于遗传变异研究上的特殊意义,在受试的六种生物型中,M
会议
利用试剂盒测定了将日本鳗鲡暴露干浓度为30μg/L的镉溶液中2周后,一氧化氮NO和钙调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镉竞争性抑制了体内钙与CaM的结合,降低了一氧化氮合酶的活性,降低了N
关于鱼体肌肉中丝氨酸蛋白酶的研究,Yanagihara等人曾报道从白姑鱼肌肉中分离纯化了一种胰蛋白酶类的丝氨酸蛋白酶WSP,但对WSP的进一步研究则未进行。在本研究中,测定了此酶的N-
会议
围绕海洋鱼类苗种培育过程中饵料和病害这两个关键问题,就基因克隆、重组蛋白、DNA疫苗、抗菌肽和转基因技术等生物技术和产品在鱼类中的研究现状和前景进行讨论和分析,提出应
会议
实验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南海海绵体内的细菌进行了观察,证实其中存在着丰富多样的细菌;同时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方法对海绵细菌进行了初步分离和纯化,从6种海绵中初步分离到了5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