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性子宫内膜上皮内癌(一种早期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病因、病理和临床治疗的新进展

来源 :第八次全国妇产科学病理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c198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癌(Uterinepapillaryserouscarcinoma,UPSC)是一种预后不良的凶险型子宫内膜癌.由于病因不清,医生和研究人员一直在尽力发现该病的前期病变以便通过早期发现来改善疚病的治疗.本文探讨了该病的病因、病理和临床治疗的新进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尿蛋白引起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狼疮病人的尿液并提纯总蛋白,体外与HK-2细胞共培养不同时间,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HK-2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印迹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GF-β1的蛋白表达。结果:狼疮性肾炎尿蛋白可以刺激HK-2细胞TGF-β1 mRNA及蛋白上调表达。结论:狼疮性肾炎
很多泌尿系统的疾病能在尿液中反映出来,因此通过尿液的分析能对其进行评估。在疾病早期还没有出现明显症状及体征前帮助发现疾病。尿检包括蛋白、比重、颜色、PH值、葡萄糖、酮体、胆红素、血细胞、上皮细胞等,但尿蛋白的数量与组成反映了肾脏功能与疾病,因此尤为重要。尿蛋白包括从肾小球漏出的血浆蛋白和从泌尿道本身产生的蛋白,肾小管的重吸收及降解从肾小球中滤过的蛋白质对蛋白尿也有重要影响。本文研究特定蛋白或其片段
IgA肾病是我国和世界范围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上最常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伴扁桃体炎、咽喉炎的血尿,其次为无症状显微镜下血尿或蛋白尿。过去认为该病预后良好,但目前认为本病为导致终末期肾病的常见的肾脏疾病。大约15%~20%的患者从有明显病症起,经过10年进入到尿毒症;且约30%~40%的患者从有明显病症起,经过20年进入到尿毒症。由于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迄今为止,对IgA肾病的治疗尚无特效措施
中医学由于重视个人临床实践,强调个人经验总结,是典型的经验医学,其疗效重复性差;加之其理论体系是在中国特定历史、哲学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理论、语言、诊断、治疗自成一体,交流困难。因此,中西医结合应重视运用现代科技语言,重视以国际评估标准进行科研设计和评估方法的规范化,使研究成果更加可信,并能与国际接轨。本文就中医、中西医结合期刊的现状,用循证医学评价中西医结合的优势。
慢性肾衰竭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的终末阶段,主要表现为代谢废物在体内潴留,引起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肾脏替代疗法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结肠透析、肾移植。目前临床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疗效较为肯定,但是由于技术含量高,并发症多,费用昂贵,以及排斥反应、移植肾来源有限等一系列问题而限制其临床广泛应用。结肠透析自20世纪70年代应用于临床以来,虽然疗效不及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高,治疗棘手、疗效差,常进行性发展直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危害极大。目前DN的西医治疗措施除饮食治疗、控制血糖等之外,主要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应用,但这些方法临床疗效均相当有限,迄今尚无针对DN的特异性西药。在对DN的长期临床治疗和研究过程中,精心筛选提炼药物组方而成,并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组慢性进展性疾病,同时也是心血管病变(CVD)的高危因素。肾脏保护和心血管保护是CKD治疗的两个重要靶目标。目前评价心、肾保护疗效的硬终点(hard end points)是肾脏的存活率(发展至终末期。肾脏病的危险性)和CVD死亡率和/或事件率。然而观察硬终点需要长期、大样本随访,日常临床实践很难做到。因此,寻找能像硬终点一样有效评价心肾预后的“替代终点(surrogate
本文探讨了原发宫颈绒癌的诊断及治疗.回顾性分析我院1例原发宫颈绒癌.1例原发宫颈绒癌因就诊时已有宫颈外生型病灶而确诊,但治疗棘手,虽切除子宫,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宫颈绒癌,但反复复发,经更换多种化疗方案,化疗14个疗程后治愈.原发宫颈绒癌罕见,临床工作中易误诊.对于原发宫颈绒癌,治疗最好选用联合化疗,减少复发.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47万左右新发病例,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其发病率局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近年随着宫颈筛查的日益普及,其发病率有所下降,但癌前病变逐渐增多,年轻病人越来越多,且多与HPV感染有关.现已公认,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Virus,HPV)感染在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发生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用快速原位杂交法检测宫颈炎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鳞
本文观察了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和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ILK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41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56例CIN和18例子宫颈正常鳞状上皮组织中ILK的表达.结果:子宫颈正常鳞状上皮、CIN和鳞癌组织中ILK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1.1﹪(2/18)、41.1﹪(23/56)和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