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手术术后多模式镇痛的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长江医学论坛——2015麻醉学年会暨江苏省第二十次麻醉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b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下肢骨折手术是骨科常见手术,术后疼痛剧烈,影响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锻炼,不利于术后早期康复,导致患肢功能减退,最终导致工作能力丧失及生活质量下降的永久性损害.因而理想的术后镇痛不但可以减轻疼痛,促进患者早日进行康复锻炼,还可以抑制疼痛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所以,研究并采取安全有效的镇痛措施一直为临床所关注.近年来,术后镇痛的发展趋势是多模式镇痛,多模式镇痛对成功处理术后疼痛至关重要,国外在开展术后镇痛的模式较为成熟,对于中重度手术,已广泛采用多模式镇痛配合应用.本文旨在探讨多模式镇痛中各种药物、给药途径,为下肢骨折手术术后镇痛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多种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或/和多种不同途径的镇痛方法的联合应用.结果:由于疼痛产生的机理较复杂,只有通过联合应用多种镇痛药物或镇痛方法才能达到更加确切完善的治疗效果.多模式镇痛使多种镇痛作用相加或协同,同时每种药物的剂量减小,.不良反应降低,从而达到最大的效应/不良反应比,促进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结论:多模式镇痛具有更好的镇痛效果及更少的不良反应,可以更好促进患肢的功能恢复.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G)患者血浆皮质醇(Co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S100β蛋白、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IRS评分)及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择期行OPCABG的老年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用于小儿内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40例年龄5-13岁,择期行小儿鼻内镜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两组均监测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脑电双频指数以及体温.术前用药为阿托品0.01 mg.kg-1和苯巴比妥钠1.5 mg.kg-1肌肉注射.全身麻醉诱导均为咪达唑仑0.1mg.kg-1,丙泊酚2-2.5 mg
目的:观察不同潮气量机械预通气对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大鼠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50~ 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6组:对照组(C组)、正常机械通气组(N组)、大潮气量机械通气组(H组)、Vt=6~7 ml/kg小潮气量机械预通气组(P1组)、Vt=20 ml/kg机械预通气组(P2组)、Vt=30 ml/kg机械预通气组(P3组),呼吸频率40次/min,I∶E=1∶
目的:为了给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提供安全的全身麻醉下的通气方法.方法:选择从2010年1月-2014年12月施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69例,.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3例.A组:局麻组;B组:插管全麻组;C组:防溢气三通全麻组.A组:先用2%的利多卡因5 ml雾化8-10分钟,再用2%的利多卡因5 ml经环甲膜气管内注射,3分钟后再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操作.B组:气管插管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0.05m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在食管癌开胸手术围手术期镇痛效果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45例择期开胸手术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三组:Ⅰ组:舒芬太尼0.5mg/kg麻醉诱导,微量泵维持效应室靶控浓度舒芬太尼0.2~0.4ng/ml;Ⅱ组:瑞芬太尼1.5 μ g/kg诱导,维持效应室靶控浓度瑞芬太尼2~5ng/ml;Ⅲ组:舒芬太尼0.2μg/kg+瑞芬太尼0.8μg/kg导,维持效应室靶控浓度舒芬太尼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预防妇科腹腔镜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与寒战的作用.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120例随机均分为四组,麻醉诱导前30min分钟分别开始泵注右美托咪定0.5ug/kg组(D0.5)、右美托咪定0.75ug/kg组(D0.75)、右美托咪定1.0ug/kg组(D1.0)及等容生理盐水组(S).观察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离开PACU时间以及患者苏醒期的寒战情况、躁动行为
目的:通过建立脑出血(ICH)动物模型,研究7.5%高渗盐水治疗脑出血所致脑水肿的效果及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7.5%高渗盐水对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表达的调节,以探索高渗盐水减轻出血性脑水肿的分子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鼠龄3-4个月、体重250-300g的健康雄性SD大鼠,心脏采血,通过立体定向技术注入其大脑右侧尾状核,建立脑内注入自体血的脑出血模型.先将105只大鼠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鞘内预先重复注射NRSF反义寡核苷酸对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切口痛小鼠脊髓水平NRSF和MOR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7~8周龄的雄性昆明小鼠32只,体重20~25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8):对照组(C组)、切口痛组(Ⅰ组)、切口痛+瑞芬太尼+NRSF错义寡核苷酸组OR+MS组)、切口痛+瑞芬太尼+NRSF反义寡核苷酸组0R+AS组).各组均在造模前每天同一时间行鞘内穿刺给药
目的:本研究通过RT-PCR检测miR-21在骨癌痛大鼠脊髓水平的表达,以及观察过表达miR-21对疼痛行为、靶基因蛋白及脊髓神经细胞活化的影响,初步探讨miR-21在骨癌痛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1)参照文献,采用Walker 256乳腺癌细胞建立大鼠胫骨癌痛模型.利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脊髓组织中miR-21表达量的变化趋势.(2)鞘内注射miR-21 mimics和过表达
目的:临床常用吸入性麻醉药的神经毒性受到广泛关注。一些动物研究表明,七氟烷对新生鼠有一定的中枢神经毒性,可引起认知功能下降。但由于七氟烷麻醉方式的选择及后天生活环境的差异,研究结果千差万别。迄今为止,七氟烷对小儿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尚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立足最新研究趋势,观察新生大鼠七氟烷暴露导致认知功能损伤与后天生活环境的关系。方法:SD大鼠于出生后6、7、8天(P6-8)重复暴露于3%七氟烷,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