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T导向技术在SAGD双水平中的应用及研制

来源 :2011年度钻井技术研讨会暨第十一届石油钻井院所长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a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AGD双水平井的施工对井眼轨道的精确测量和层间位置的准确计算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磁导向技术就是解决这一需求的核心.它是利用测量的磁场信号来确定正钻井相对于参考井距离和方位的一种导向技术.本文主要阐述了用于SAGD双水平井钻井作业的MGT导向技术应用理论、操作参数、技术特点等;分析了MGT技术在风城油田的现场应用情况;最后针对克拉玛依钻井工艺研究院正在研制的磁导向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减轻剂在低密度钻井液中的应用现状,指出玻璃微珠壳层比较脆是其在循环过程中容易破碎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几种不同材料减轻剂的降密度效果,提出在壳层引入部分或全部有机聚合物是改善璃微珠脆性、降低减轻剂破碎率的发展方向.
随着海洋油田、浅滩海地区石油资源开采量的增加,大斜度井、大位移井也随之增多在.大位移井下套管作业是钻井作业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下套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原油产量和油井寿命,目前在大位移、大斜度井上由于井筒摩阻太大,使套管下入困难,为后续的完井采油带来了诸多不便.文中介绍的漂浮下套管技术很好的解决井筒摩阻大,套管无法正常下入的问题,以大港滩海油田庄海8Es-H10为例,采用的国产漂浮下套管工具
海古1井是大港油田公司在岐口凹陷张东潜山构造部署的一口深层预探井,钻探目的是预探张东背斜奥陶系含油气情况,完钻井深4846m.为更好的发现和保护油气层,工程设计要求在奥陶系目的层实施欠平衡控压钻井.由于目的层埋藏深,井身剖面岩性复杂,压力体系异常,该井采用四开井身结构.二开下入Ф244.5mm套管封固东营组;三开下入Ф177.8mm尾管封至奥陶系顶部,为实施欠平衡控压钻井奠定基础.三开Ф215.9
本文针对煤层气井常规套管完井时水泥浆污染煤层的问题,提出了一套绕煤层固井技术方案,设计研制了一种新型的绕煤层固井井下装置,套管完井时,把多组装置连接在套管串上对应煤层的位置,即可实现水泥浆仅封固非煤层段、避免水泥浆和煤层的接触,从而避免水泥浆对煤层的污染.加工完成后,测试了整套装置的耐压,此外,计算了水泥浆通过该装置时的局部流体压耗,可望为煤层气井及油气井低压层段提供一种新的完井手段.
本文介绍了大港油田埕海一区大位移丛式井固井综合配套技术,着重对大位移水平井Φ244mm大尺寸套管下入与固井技术进行介绍.07~08年在该区完成了11口大位移井,完成大位移井平均井斜大于85,其中最大位移4841.61m,最高水垂比3.92.针对潜在的套管下入困难,封固段长施工压力高,固井过程易发生漏失,环空大顶替效率低,井斜大易窜槽等影响固井质量的诸多因素,为此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采用漂浮接箍解决
Gir-21井是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亚胜杰佩气田基尔桑构造东高点的一口详探井,在3475.59~3493.41m井段钻井中发生严重井漏,压力窗口很窄,井漏和溢流交替出现,累计漏失泥浆与堵漏浆2143.3m3、堵漏水泥浆470.3m3.由于无法继续钻进打水泥塞暂时封闭,为达到投产和录取资料目的,后重新钻开水泥塞并下封隔器完井管柱提前完井.通过对前期井下复杂处理的充分分析,针对钻塞后可能出现的不同状况
分支井技术是继定向井、侧钻井、水平井技术之后发展起来一项新型钻井技术,该技术具有最大程度地提高单井产量和全面降低开发成本的优点,已成为现在钻井工程中的重点发展的石油科技进步项目之一,国内外有很多家都在开展相应技术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四级分支井技术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入窗口连接稳定性和主井眼分支井井眼选择性重入问题,本文研制的四级分支井完井技术可以提供可靠的机械连接,
PWD-Ⅱ型泥浆脉冲随钻井底压力监测系统是在PWD-Ⅰ型的基础上为适应深井环境高温高压的改进型,其系统设计需要考虑高温高压环境对电路、机械部件以及橡胶密封的影响,通过在深井现场试验验证系统设计是否科学,并经过在现场真实环境下的试验发现系统存在的问题以完善设计.
四川盆地碎屑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严重的特征.以正压差打开储层,常规钻完井技术必然会对储层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欠平衡钻完井技术虽具有保护储层的特性,但欠压值设计不合理,仍有机会造成储层损害.本文针对四川盆地低渗砂岩储层特性,重点开展了欠平衡钻完井潜在储层损害因素分析,并通过室内岩心实验,表明对四川盆地低渗砂岩储层主要存在液相圈闭与粘土矿物敏感两种损害方式;通过建立固相侵入、液相圈闭与粘土矿物
川东北元坝地区地貌山高壑深、井场分散,雨季长、地质灾害频发,交通不便而且危险很大;地下存在陆相地层可钻性差、高陡构造井斜严重,地层岩性变化大、压力系统复杂、易塌、易漏,“高压、高产、高含硫”勘探风险大等世界级钻井技术难题,造成的钻井复杂情况多、机械钻速慢、钻井周期长.围绕“钻井提速”这一主线,以元坝地区工程地质环境为中心,充分利用钻井信息技术成果,集成构建了钻井远程专家决策支持系统1.0版,建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