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以高被引论文为中心

来源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secuei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自21世纪始为国人熟知,并成为学界热点.自2006年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数量呈指数级增长.论文借助CNKI为主要数据源,CSSC I为辅助数据源,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检索词检索出CNKI数据库中引用次数100以上的高被引论文.对通过对45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高被引论文的分析,发现研究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非物质文化保护原则、保护方式、传承人的讨论成为焦点.高被引论文中民俗学人的著述丰富,影响大.但高被引论文中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机理的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当下面临外热内虚、低门槛、缺乏有影响力的学术范式、没有独立的学术话语体系等困境,只有提升研究层次、打破学科壁垒、开辟新研究范式才能破茧而生.
其他文献
羌族家园重建从多方面创新发展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汲取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承接,是保护、重建具有当下主体价值与观念
青海作为一个多民族省份,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而作为热贡地区又是一个文化富有地带,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自国家和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以来,该地区的非遗保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今世界性话题.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发展的全球性趋势下,关注基层社区文化的价值和传承,采取积极行动促进其保护、传承与发展,不仅使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空间"这一概念的提出与项目申报的开展,与21世纪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缔约国越来越重视对各种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实施整体保护有关.中国的文化生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传承人的申报、入选和呈现情况,能够基本了解和认识中国
海上丝路兴盛于青铜时代及以后的历史时期,但在此之前的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奠定了相当的文化和族群基础.本文即是通过分析作为海上丝路主要起始区的浙东沿海地区的史前考古学
16世纪末,西班牙殖民者为维护其在菲律宾及拉美的殖民统治,开辟了自菲律宾马尼拉至墨西哥阿卡普尔科的大帆船贸易航线,把墨西哥银元载运到马尼拉,以换取中国商船载运到马尼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人类生产劳作过程中智慧的结晶.随着"文化+"时代的来临,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应当把握好时代机遇,积极融入"互联网+"战略;充分利
2000多年前开启的"丝绸之路",它是古代最早的大范围的物流,它通过平等贸易,丰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增进了相互的了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丝绸
蓬莱,位于山东半岛最北端,与庙岛列岛、老铁山共扼渤海海峡咽喉,构成京、津、鲁、辽地区天然屏障.参照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记载,蓬莱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建城史,唐至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