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脊柱结核患者术后尿路感染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循证护理(Evidence Based Nursing,EBN)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而产生的护理理念。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实施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需求相结合从而获取实证,进行护理决策,作为临床护理依据的过程。现总结了84例脊柱结核术后患者应用循证护理方法在减轻尿路感染方面的护理措施。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经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手术入路受腰椎间盘突出的脊柱节段、位置、程度影响。对于L5/S1节段中央型,临床上常用椎间孔、椎板间入路两种手术方式。但伴有高髂嵴阻挡时,行椎间孔入路多操作困难;若采用椎板间入路时,则因手术需经过椎管,而增加神经根及硬膜囊损伤及术后粘连风险。针对上述不足,Choi等首先
目的 介绍骶髂关节前脱位新月形骨折的l临床特征和治疗经验.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6年3月我科治疗8例骶髂关节前脱位新月形骨折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3例.平均年龄36.5(20~52)岁,3例合并多发伤,受伤机制:车祸伤6例,坠落伤2例,所有患者为骶髂前脱位新月形骨折,Tile分型B2型7例,B3型1例,2例合并髋臼骨折;合并伤:2例患者合并骶丛神经损伤症状,8例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患者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中老年患者无神经损伤的单阶段胸腰椎骨折提供建议。方法:通过计算机网络检索PubMed、OVID、Cochrane Library、EMBASE外文数据库以及万方、维普、CNKI中文数据库,收集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PPSF+PVP)与传统开放椎弓根钉(OPSF)技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
会议
目的:基于胸腹立位片统计分析汉族婴儿中先天性脊柱畸形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5年4月因呼吸道、消化道、外伤等原因就诊于笔者单位急诊中心并行胸腹立位片检查的1岁以内婴儿影像学资料;排除既往已知脊柱畸形患者,统计胸腹立位片提示的先天性脊柱畸形发生率,并对脊柱畸形分型及其合并畸形进行分析。
目的 探讨利用锁定钢板螺钉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自2013年10月--2015年10月32例采用锁定钢板螺钉固定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Ⅱ,Ⅲ,Ⅳ部分骨折)进行临床评价分析.采集患者性别,年龄,受伤原因,一般状况,有无基础疾病,有无合并其他损失等信息,将符合本临床研究的患者纳入病例.通过对患者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复位情况,术后治疗,术后
背景:虽然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金标准,但是该术式对颈椎结构破坏较大,创伤大,并且可能会导致邻近椎体退变、椎间隙高度丧失,假关节形成等。这些并发症时有发生,后果严重。使用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创伤小,并且可以在有效减压的同时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但传统的经皮内镜下颈椎间盘髓核摘除术主要用于软性突出的治疗,对于治疗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等硬性卡压引起的神经根型颈
[背景]直接前方入路(direct anterior approach,DAA)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利用阔筋膜/股直肌、股神经/臀上神经界面直达髋关节前方进行显露和操作,可利用8-12cm长的切口完成对髋臼和股骨侧假体的重建,术中出血少、组织创伤小、脱位率低、功能恢复时间短、大大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医疗费用,是目前最为理想的微创THA入路之一,已成为快速康复外
会议
目的 探讨后路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小切口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1月,采用后路经皮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小切口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结核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26-65岁,平均41.6岁.胸椎6例,胸腰段(T11-L2)4例,腰椎3例.病灶均为非跳跃型,且累及椎体数目(需行椎体病灶清除)均为单节段或双节段,一个椎间隙,所有患
目的:本研究通过逐层解剖LLIF手术入路各层次种重要神经、血管分布特征,及与腰椎之间的毗邻关系,为LLIF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我们选取20例尸体(福尔马林浸泡尸体18例,新鲜尸体2例),模拟LLIF手术入路,于腰椎侧方做一纵行切口,扩大范围(上至12肋下缘,下至髂嵴)逐层解剖,暴露各层次重要神经、血管的走行及毗邻关系,记录重要神经、血管的走形特点及变异情况;测量肋下神经于腹外斜肌
目的:桡骨远端骨折(Distal Radius Fracture,DRF)指距桡骨远端关节面2-3cm以内的骨折,为上肢急诊骨折中最常见的损伤。但由于桡骨远端骨折受诸多因素限制,如受伤机制、年龄、骨折稳定性和主观评价不一致等,使得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案拟定中,存在很多争议,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式繁多,常见的有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经皮克氏针固定,外固定架固定及切开复位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