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东坡诺敏地区与钼矿化密切的花岗质杂岩的岩石成因及其对成矿制约:锆石U-Pb定年、元素和Sr-Nd-Pb同位素地球化学

来源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yan9052541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期我们在从事大兴安岭东坡诺敏地区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和相关科研工作过程中,在诺敏地区诺敏河两侧的多处(铜)钼矿化点与花岗质杂岩(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粒黑云母正长花岗岩、二长闪长玢岩、二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空间关系密切.为了揭示它们对成矿的制约关系,我们在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单颗粒锆石U-Pb 定年、岩石元素和Sr-Nd-Pb 同位素的系统测定.实验数据表明: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中粒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形成于晚侏罗世同碰撞环境((155.7 ±3.6)Ma),属高钾钙碱性、钾质、过铝质岩石,初始岩浆具有新元古代洋壳性质的下地壳低熔组分部分熔融产物,岩浆作用过程是以流体和熔体作用为特征,并有斜长石为主的矿物相分离;二长闪长玢岩、二长斑岩((130.64±0.74)Ma)和石英二长斑岩形成于碰撞后抬升或晚造山环境,属高钾钙碱性、钠质、准铝质岩石,岩浆作用过程以富CO2 流体作用为特征,并伴有角闪石、黑云母、磷灰石等矿物相的分离结晶作用,岩浆起源于经过部分熔融的新元古代残留洋壳;含矿流体发生在二长闪长玢岩、二长斑岩((130.64±0.74)Ma)和石英二长斑岩形成过程中,钼矿化发生在二长斑岩就位过程的熔体与流体跃迁作用.形成环境与晚中生代库拉板块向古亚洲大陆下俯冲的大陆边缘弧背景相对应,细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粒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环境,二长闪长玢岩-二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和大规模钼矿化发生在碰撞后抬升或晚造山阶段.
其他文献
乌兰哈达第四纪火山群位于内蒙古中部、华北克拉通北缘,大体上处于大兴安岭—太行山重力梯度带与华北克拉通—中亚造山带界线交汇区域,行政区划上属于乌兰察布市察哈尔右翼后旗.该火山群周围发育大量的新生代地堑盆地、活动强烈的断层以及广泛分布的火山岩.长期以来,乌兰哈达火山群被归入集宁玄武岩;近年来,这一火山群中陆续发现晚更新世—全新世火山活动的证据,逐渐成为火山研究的热点.乌兰哈达火山群由8座火山组成,这些
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之前,拉萨—羌塘板块之间的碰撞也是导致青藏高原隆升的重要原因,而且也是地球科学中一个热点课题.然而,中特提斯洋何时关闭,以及拉萨—羌塘板块之间碰撞的延续时间仍然在持续的讨论中.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拉萨和羌塘板块内部,少有关注藏东地区的岩浆活动对青藏高原晚中生代演化的限定.Wang等(2014a)研究已发现藏东义敦岛弧晚白垩世(110~80Ma)花岗岩的形成可能与拉萨—羌塘板块之
大量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研究一致表明,中生代以来华北克拉通发生了大规模岩石圈减薄作用(吴福元等,1999,2000,2003),并伴随着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岩浆岩是岩浆作用的产物,是深部作用过程的探针,它蕴含着深部作用及岩石圈地幔演化有关的丰富信息.碱性岩主要源自上地幔,是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在浅部地壳的直接表现和历史记录(任康绪,2003;周玲棣等,1994;赵振华等,1994),因此,对
攀枝花镁铁质层状侵入体位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其中赋存了储量巨大的钒钛磁铁矿.在侵入体底部的钒钛磁铁矿富矿体中普遍存在金属硫化物.前人[1-2]对该侵入体不同层位、不同类型的岩石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认为金属硫化物的形成和钒钛磁铁矿的富集具有一定的成因联系,对该侵入体中金属硫化物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其成岩成矿的过程和机制.本次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原位微区测试手段,系统
大兴安岭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处于西伯利亚克拉通与华北克拉通之间,自北向南跨越了额尔古纳、兴安、松嫩三大地块.大兴安岭构造演化复杂,在古生代期间,经历了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间复杂的造山作用,表现为不同块体或地块间的碰撞拼合,导致两大板块最终拼合在一起(Seng(o)r et al.,1993;Robinson et al.,1999;郭峰等,2001;),而在中生代以后,又经历了太平洋构造域的叠加
位于兴蒙造山带东段的大兴安岭以其规模宏大的中生代火山岩带而闻名于世,一直是众多国内外学者关注研究的热点.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学者相继对大兴安岭地区中生代火山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尤其是近年来高精度年龄数据的不断积累,系统年代学格架的逐渐完善,使人们能更好的探讨其地球动力学背景.本文通过对大兴安岭中段满克头鄂博组火山岩年代学、全岩地球化学和锆石Lu-Hf同位素的研究,为更进一步认识大兴安岭中生代
滇东南成矿带是中国南成矿省大型-超大型矿床较多的地区,北起富源,南抵中越国境,是中国三大构造单元(扬子、华南、藏滇)的结合部,是国内超大型矿床分布较为密集地区之一.该区地质构造复杂,沉积类型多样,岩浆岩发育,成矿条件有利,有色、贵金属矿产(以银为主)丰富.现已查明,滇东南成矿带内一共有超大型矿床3个,即个旧、都龙、白牛厂.根据以上理论基础,笔者通过对白牛厂矿区内约4km内节理结构面、断层结构面、断
随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的普及,Hf 同位素分析成为壳-幔地球化学以及地质年代学中重要的研究工具之一,但是对于Hf 同位素的测试精度却有极大的要求.研究表明,高精度Hf同位素质谱测试的两大主要干扰来源是Fe 和Ti.Münker 等人早在2001年就推出一种能有效消除Ti 干扰的分离方法.然而迄今为止,如何有效地进行Fe-Hf 彻底分离依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传统F
会议
氮是陆地、海洋生态系统动植物生长和繁殖的必需元素之一.在大部分开阔海域,特别是贫营养海域,活性氮(主要包括NH4+、NO3-和水溶性有机氮DON)是初级生产力限制因素,并且很大程度上可能控制着生物泵的效率以及海洋向大气碳的输出.NOx 是大气活性氮的主要成分之一,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闪电固氮、生物质燃烧和土壤微生物释放,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以NO3-形式沉降.
会议
长江和黄河沉积物的单颗粒碎屑石榴石组合具有明显差异,可以应用于陆架中河流沉积物的物源示踪.长江流域主体是年轻的扬子地块——华夏地块,石榴石的源岩以中低级变质岩为主,呈高Mn 低Mg 特征;黄河流域主要分布在太古宙—元古宙古老的华北地块,石榴石源岩以中高级变质岩或超基性岩为主,呈高Mg 相对低Mn 特征.由于部分长江和黄河沉积物流域源岩的相同性,二者部分碎屑石榴石组成相近,但总体上完全可以区分它们不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