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核素示踪法应用于内毒素诱导兔高代谢脓毒血症的代谢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2009全国肠外肠内营养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mworks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13C标记的亮氨酸、葡萄糖和乳酸持续灌注法,评价高代谢脓毒症时的氨基酸、葡萄糖和乳酸的代谢情况。 方法:将48只新西兰兔分为高代谢脓毒症组和对照组,持续灌注LPS(10ng/kg·min)3h建模。两组再各分成亮氨酸、葡萄糖和乳酸三组,按组别分别先静脉弹丸式推注,再持续灌注13C标记的亮氨酸、葡萄糖和乳酸,气相质谱分析仪测定呼出气13CO2丰度(E13CO2),气相色谱-质谱仪(GC/MS)测量血中13C标记的亮氨酸、葡萄糖和乳酸丰度[Ep(%)],计算CO2总生成率(V133CO2),数据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 结果:1)LPS持续灌注3h后,高代谢脓毒症组的心率、体温及呼吸频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有统计学差异,而血压无差异;2)13C-Leucine组、13C-Glucose组和13C-Lactate组中,高代谢脓毒症组的E13CO2和V13CO2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3)GC/Ms测定结果表明灌注13c-Leucine后,高代谢脓毒症组的Eleueine较对照组明显下降,EGlucose和ELactate较显著升高;灌注13C-Glucose后,高代谢脓毒症组的EGlucose较对照组显著降低,ELactate显著升高;灌注13c-Lactate后,高代谢脓毒症组的ELactate较对照组明显下降,EGlucose则显著升高,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别。 结论:通过连续小剂量内毒素灌注可成功建立高代谢脓毒症兔模型;此时机体亮氨酸、葡萄糖和乳酸的代谢明显增强;亮氨酸、葡萄糖转化成乳酸的速率增快,肝糖异生加强,血糖升高;乳酸分解代谢生成CO2和异生成糖的速率显著加快,提示高代谢脓毒症时乳酸在物质、能量代谢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其他文献
本院于2008年5月30日实施1例心肺联合移植手术获得成功,取得较好的近期效果,术后患者营养状况恢复较好,本文现将该例患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的方法进行总结。
肠内营养(EN)因能有效改善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并发症少、安全且费用较低等优点,目前己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传统护理过程中,常采用将营养液配好装入无菌玻璃瓶内连接肠内营养
我市 1995年在开展计划免疫规范化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 ,于 1996年在全市共 2 0个镇 (区 )全部实行了以镇 (区 )为单位的计划免疫规范化集中门诊接种 ,使我市计划免疫工作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作为代谢综合征在肝脏的典型表现,其患病率逐渐上升。而有关NAFLD与能量及膳食结构之
合理的肠内营养支持是危重病人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管饲肠内营养因其众多的优越性,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来内镜下放置空肠营养管方法逐渐增多,主要包括内镜旁活检钳置管法及
今年60岁的郭天财,人称“郭小麦”。他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河南农业大学教授,还是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科学家,已经脚踏实地从事小麦栽培技术研究35年,与农民结下深厚情谊。  每当小麦进入春管期,郭天财也就进入到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期,几乎每天都马不停蹄地奔波在乡间麦田。他常年随身揣着两件“宝”:一把小扁铲、一个钢卷尺。小扁铲用来挖苗、察看苗情,钢卷尺用来测量土层和麦苗。  春节前,郭天财在医院
目的:为探讨全肠外营养对婴幼儿造成胆汁淤积等肝脏损伤的分子学病因机制,建立有效的小鼠模型。 方法:取雄性、6-8周龄的C57BLl6小鼠,体重20~25g。经腹腔注射麻醉后消毒铺巾,
会议
目的:ω-3脂肪乳剂对腹部手术后炎症因子水平、胃肠激素水平、胃肠动力功能的影响。 方法:从炎症因子水平、胃肠激素水平、胃肠动力水平层面进行随机、对照性的动物实验研
会议
代谢综合征(MS)是一组以中心性肥胖、胰岛素抵抗、高血压、高三酰甘油血脂、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耐量下降以及2型糖尿病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研究显示MS不仅是心
会议
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需进行大剂量放化疗或其他免疫抑制等预处理,以清除血液肿瘤疾病患者体内的肿瘤细胞和异常克隆细胞,这极易导致机体感染和胃肠道毒性反应;而造血功能恢复时移植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