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志问道修志原则在历史传承与发展中的创新思考

来源 :2015年新方志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qq1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志是著述地域综合历史与保存文献典籍的主要载体之一,也是中国优良文化传统.中国修志历史的传承和发展,说明地方志书编纂的重要性.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在领导中国各族人民争取国家独立解放、建设发展、改革开放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修志思想,更加明确了新时期修志工作者要对修志工作理论、方法、途径、经验进行深入探索和实践,不断创新修志之道,实现地方志"补史之缺、参史之措、详史之略、续史之无"的存史价值,发挥以志为鉴、启迪后人的巨大作用.2006年颁布的《地方志工作条例》和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第五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上"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的重要批示,要求修志工作者要用"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材料",把不同地域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以独特的文化方式记录下来,来指导地域内社会经济发展.本文通过梳理中国修志历史的传承与发展,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人在中国革命和不同历史时期的修志思想,对当地修志原则进行了新的探索和思考.
其他文献
篇章节与条目结合体是省志采取的一种全新的篇目结构形式,是一种创新.在具体编写过程中由于对条目理解的偏差和设计上的缺陷,出现了层次不突出,逻辑不严密,内容交叉重复,主次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我国修志历史千年不辍的实事说明,地方志就是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应继
"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的"道"其实就是"规律",志书要记述事物的客观规律.志书反映规律,能起极大的资政作用.志书反映规律最基本的方法,还是按照志书寓论于史的体例要求,记述人
编史修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文化传统,修志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修志问道,以启未来,换言之也就是说"依法修志,才是修志之道".依法修志中的"法"是修志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法
"志到用时方恨略",这是当今读志用过程中最普遍的感受,笔者认为,处理好修志与用志的关系、详与略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助于破解"志到用时方恨略"的难题.
第二轮新方志编纂过程是一个学习提高解决编纂实际问题的过程,唯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编纂成果的优劣.一是要正确全面学习和理解方志编纂的基本要求,不犯基础性错误.二是不能为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作为传统领域的地方志编纂工作,其内涵与形式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且更趋于科学完善,这是一个探索与进步的过程,是无止境的.传统的七大体裁的格局也在发展
在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布局下,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越来越成为各级地方志工作机构的基本遵循,"依法修志"不再停留口头.志书编纂具有涉及部门多、人员杂、耗时久的特点,易导致编
本文试图探究地方志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观意愿、智力保障及方法论方面的因素制约情况以及如何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进而阐释思想境界、人力资源和科学的方法对于地方志资源开
本文介绍了地方志开展对外合作中必然遇到的对国外地方志资料翻译介绍中的地理名称的考证问题以及考证的方法,多用实际事例对翻译过程中的考证方法进行陈述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