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骨折复位质量与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i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跟骨骨折后复位质量与踝-后足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 2010年9月至2014年6月,按要求: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跟骨骨折并治疗后达12个月以上、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珠海市人民医院47例跟骨骨折患者,收集符合上述条件于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珠海市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住院治疗并按时随访12个月以上的跟骨骨折患者47例56足,男性31例40足,女性16例16足,左侧32足,右侧24足,双跟骨骨折9例。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应用MIPPO技术,采用内外侧双钢板固定治疗严重骨质疏松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10年6月至2014年3月我科应用MIPPO技术双钢板固定治疗严重骨质疏松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21例,其中C1型4例,C2型13例,C3型4例。
Objective: Tostudythedifferencesofanteriorandposteriorapproachforthoracolumbarburstfracturesand provideguidanceforthefurtheroperativetreatments.
目的探讨使用关节镜技术切除腕背囊肿的应用价值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本中心2013.4~2015.1间收治的11例腕背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例,女性7例,年龄20~56岁,平均37.3±5.4岁,左侧7例,右侧4例,术前均通过彩超确诊,术前全部合并轻中度疼痛,以过度背屈时明显.
目的:总结了121例轻中度拇外翻微创术后相应的护理体会。方法:术后给予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生活护理、功能锻炼、及出院后护理等。
目的 探讨路径式康复模式在腰椎退变患者术后应用的效果观察。方法 将我科收治的60例腰椎退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或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按照设计的康复模式接受早期康复治疗,住院期间由骨科责任医生、康复科医生、责任治疗师、责任护士组成,康复措施按照要求进行,重点是康复锻炼、疼痛、日常活动指导等内容。
目的 总结改良Stoppa入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的临床经验,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新改良Stoppa入路手术治疗骨盆、髋臼骨折患者10例。术前均摄骨盆正、斜位X线片和三维CT检查,体外模拟骨折复位与固定。术中采用仰卧位或漂浮体位,通过改良Stoppa入路或联合髂窝入路与K-L入路,直视下复位骨折,透视证实复位满意后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
目的:对冈上肌全层合并肩胛下肌部分损伤关节镜下腱-骨锚钉固定术及关节镜下边缘肌腱修复术两种术式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根据临床随访及近期相关文献报道,通过术后随访评估疼痛视觉评分(VAS)、客观肩关节估值(SSV)、美国肩肘关节评分(ASES)对冈上肌全层合并肩胛下肌部分损伤病人进行关节镜下腱-骨锚钉固定术及关节镜下边缘肌腱修复术两种术式术后的疗效进行评估,并对相关临床报道进行分析总结。
目的: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通过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46例胫骨骨折的临床案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22~59岁;闭合性骨折40例,开放性骨折6例。按胫骨骨折AO分型:A型15例,B型12例,C型9例。
会议
目的 观察活血通络膏联合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9例接受单侧THA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活血通络膏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组)33例、对照组(低分子肝素钙组)36例。
目的 探讨锚钉辅助伸膝装置重建治疗髌股关节不稳的疗效及与疗效相关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论.方法 2012年1月—2015年12月,采用锚钉辅助伸膝装置重建治疗83例髌股关节不稳患者.其中男54例,女29例;年龄13~53岁,平均24.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