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稻作农家农地转作能源作物的意愿分析

来源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q4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台湾稻作农家农地转作能源作物的意愿进行了分析。文章针对台湾地区339户稻作农家所进行的问卷调查资料,研究了台湾地区农民对于农地转作能源作物的意愿、影响转作意愿之因子及其配合转作所希望的补助条件等。
其他文献
本文认为现阶段中国社会保障中的突出矛盾,就是由特定阶段的一些新的、复杂的问题造成的,通过完善的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可将这些矛盾得到解决,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也具备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条件.
本文阐述物质利益对官兵思想行为的驱动作用,我军运用物质利益原则的现状与评价,并对确保军人的物质利益,不断增强军事职业吸引力的几类设想作些介绍.
90年代以来,上海的改革开放进行了一个新的阶段,市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社会公正以及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竞争而导致的下岗失业问题等.
本文作者认为城市郊区化是城市生活方式的一种升华.当城市生活得以充分发展,交通条件又不是生活中的一般性障碍时,郊区化是城市生活方式的延伸,也是城市化的地域结构性进化.
中国社会结构大变改的难题不在城市和工业,而在于改造农村和农业,在于提高农民的素质.本文试图从中国小农经济的历史变迁,揭示未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走趋,从中把握其内在的规律性.
绿色产业是21世纪国际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民族地区的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内蒙古作为我国北方一道重要的生态屏障,绿色资源丰富,有着巨大的绿色产业开发潜力,同时,又是我国重点的经济落后地区.以土地沙化、水土流失、植被退化等为代表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内蒙古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在分析内蒙生态环境与绿色产业发展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根据目前生态环境存
和谐是生产力的本质内涵;也是生产关系的真正归宿;同时也是未来理想社会的典型特征;在推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和谐应成为基本的主题.
山江湖工程致力于鄱阳湖流域的可持续发展,该工程20年的探索与实践开创了我国中、大流域实施"环境与发展"协调战略的先河.本文概述了有关该工程2006-2020年的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包括工程的绩效评估、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及生态足迹研究;流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预测以及山江湖工程的发展战略构想,从而为该工程在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发展,提供了较为明晰的思路与规划框架.
本文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论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共同利益最大化"的辩证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森林生物多样性利益相关者协同保护机制的具体目标,并进一步构建了以自然保护区区域内居民为主体的社区共管以及由国家和其他出资人共同组成公司制协同共管的管理机制.
典型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描述.本文选取辽宁省1986年至2004年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对辽宁省EKC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典型EKC特征在辽宁省并未得到印证,辽宁省环境状况未能随着经济增长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