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EGCG、左旋肉碱对肥胖大鼠减肥和脂代谢及对CPTI表达的影响

来源 :2012年第四届运动营养食品国际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_z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中等强度运动、EG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左旋肉碱对肥胖大鼠减肥和脂代谢的影响及对CPTI(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Ⅰ)基因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方法:第一阶段(造模):分出20只作为对照组,其余作为模型组,进行高脂饮食诱导性肥胖大鼠模型的制造.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不限饮食.造模周期大约4周,造模成功的标准:与对照组相比,体重增加20%以上.第二阶段(干预):总共设6组动物.选取造模成功大鼠40只,随机分为肥胖模型组、单纯运动组、EGCG组、左旋肉碱组、EGCG+左旋肉碱组5组,每组8只,该5组仍饲喂高脂饲料,另外,EGCG组大鼠每天通过灌胃添加EGCG 100mg/kg/day,左旋肉碱组添加左旋肉碱80mg/kg/day,EGCG+左旋肉碱组添加EGCG 100mg/kg/day及左旋肉碱80mg/kg/day.单纯运动组、EGCG组、左旋肉碱组、EGCG+左旋肉碱组均参照Bedford方法选择有氧跑台训练,将负荷设定为16m/min,每天运动60min,一周运动5天,休息2天,大约相当于大鼠58%最大摄氧量,肥胖模型组的大鼠不进行运动.实验结束最后一天,测量体重后,比较五组大鼠的内脏脂肪系数、肝脏甘油三酯(TG)水平.取肝脏组织用Western Blot法测试CPTI水平.研究结果:与F组比较,S组大鼠的体重低于F组(P<0.05);S+E、S+L、S+E+L组大鼠的体重低于F组,同时低于S组(P<0.05);S+E+L组内脏脂肪系数低于F组(P<0.05);S+L、S+E+L组的肝脏TG水平低于F、S、S+E组(P<0 05);S组大鼠肝脏的CPTI的基因及蛋白水平与F组无显著差异(P>0.05);S+E、S+L、S+E+L组大鼠肝脏的CPTI基因水平较F、S组显著增高(P<0.05);S+L组、S+E+L组CPTI蛋白量较肥胖模型F组显著增高(P<0.05).研究结论:中等强度运动可以减肥;运动同时使用EGCG、左旋肉碱、EGCG+左旋肉碱进一步增加改善肥胖大鼠的体重和肝脏TG水平的效果;EGCG、左旋肉碱增强运动对脂代谢的作用,可能与激活CPTI途径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高蛋白饮食对一次性力竭运动所引起的内质网应激的影响,初步探讨运动的能量营养素补充问题和损伤机制问题.方法: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24只,按照体重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和高蛋白饮食组,每组12只,禁食16小时后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和高蛋白饲料(70%蛋白质),连续喂养3天,两种饲料总能量相同.随后各组又分为正常饮食安静组(NPS)、正常饮食运动组(NPE)、高蛋白饮食安静组(HPS)和高蛋白
研究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玛咖的促睾酮作用效果并初步探究其可能机制,为新型促睾酮营养补剂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48只8周龄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S组)、运动对照组(E组)和运动+玛咖组(EM组).实验共进行6周,各运动组大鼠每天进行1次负重游泳,每次游泳至力竭,每周训练6天,负重量第1周为体重的2%,第2周为3%,第3周为4%,后3周均为5%.6周后,用酶免法测定大鼠血
目的:研究低氧、低氧训练对大鼠机体血常规的影响,并探讨大鼠机体铁代谢上游调节因子骨骼肌s-HJV的调节作用,以及大鼠在低氧、低氧运动状态下血常规发生变化的调控机制.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300±10g)随机分为对照组(NC),常氧运动组(NE),低氧安静组(HC),低氧运动组(HE).对照组大鼠在常氧中安静;常氧运动组进行跑台训练,训练方式为21 m/min递增至25m/min,每周增
解偶联蛋白3是细胞线粒体阴离子转运体蛋白超家族的一员,主要在骨骼肌表达,其生理功能及其表达调节因素目前并不清楚.目的:研究在C2C12肌管细胞超表达UCP3以及共同超表达CPT1对脂肪酸氧化、活性氧产生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影响,以及脂肪酸、WY14643、亮氨酸和AICAR对UCP3表达的影响.方法: (1)利用基因克隆技术制备UCP3和CPT1重组腺病毒并感染C2C12肌管细胞,同位素标记法测试油酸
目的:通过观察抗阻运动负荷及不同比例糖-蛋白质营养干预后的青年男性尿雄激素变化,研究糖-蛋白质营养对急性抗阻运动恢复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18名男性健美专修大学生,分为糖加高蛋白组(HP,CHO: PRO=3:1)和糖加低蛋白组(LP,CHO: PRO=6:1)及纯糖对照组(C),所有被试相同进行抗阻运动,运动方案为采用杠铃深蹲与卧推.抗阻运动安排为深蹲70%1-RM,4组,每组8次,第1-3组间
研究目的:通过测定力量训练课后24小时尿液中的草扁桃酸(VMA)、高香草酸(HVA)和五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变化,探讨不同类型的力量训练对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方法:以6名运动等级为一级以上的高水平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9周3个阶段的力量训练.依据负荷强度将3个阶段划分为:最大力量期(90%RM),爆发力量期(75%RM)和速度力量期(20%RM).每
研究背景:血糖指数的定义为摄取含50g碳水化合物的试验食物后2小时的血糖应答曲线下面积(Incremental Area Under the Curve,IAUC)与摄取等量葡萄糖或白面包等碳水化合物参考食物后的血糖应答IAUC的比值.不同的食物由于葡萄糖等糖类含量不尽相同,对运动人体产生的效果亦不同.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概念的出现,为衡量某一食物在人体内提供血糖的能力提
运动员减体重是指运动员有目的、有计划地,在长期训练过程中缓慢减轻体重,为使体脂保持较低的水平;或是在比赛称重前5-7天内快速降低体重。在竞技体育中有不少项目,运动员的体重已经成为影响比赛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摔跤、柔道等按体重级别参加比赛的项目,运动员为参加较低级别的比赛而减体重。人体体重由体脂重量和瘦体重组成。过多的体脂重量是一种无效体重,多余的脂肪会使机体运动能力下降;而瘦体重与肌力、有氧能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河南农业大学2008级、2011级本科生分别进行了营养、机能和某些素质调查和测试.目的了解河南省大学生的体质现状,探讨大学生营养状况与体质健康的相关性,以便将合理营养教育与体质健康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大学生营养与体质健康水平.研究时间是2009年,随机抽样110人,男生58人,女生52人.2012年对2011级本科生随机抽样100人,男女生各50人,进行了某些身体素质的测试,
目的观察PLIN基因多态性与开放式生活方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中国汉族肥胖受试者减重效果的影响.方法:123名超重或肥胖受试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方法采用美国杜克大学Bennett博士首创的交互式肥胖治疗方法(interactive obesity treatment approach,iOTA)干预22周.干预前后常规方法进行体格测量,酶比色法检测血清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