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应用

来源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继电保护专业委员会第十五届保护和控制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ldininik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陕西北部电网的不断发展,电网负荷增长虽然迅猛,但与区内电源增长相比仍显缓慢,陕北电网整体上呈现出力严重过剩的局面,大量富余电力需远距离送至关中主网消纳,但由于输电距离较长,电网稳定问题突出,本文就陕北电网的稳定问题,对重要输电断面和局部孤网问题制定了合理的控制措施,并提出了电网稳定控制系统控制方案和稳控装置的配置方案.陕北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投运,解决了陕北电网送出受阻问题,大大提高了电网的送出能力,保证了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暂稳切机策略。运行方式只考虑正常全接线方式和正常检修方式。330kV线路过载控制策略。运行方式考虑正常全接线方式和各种检修方式。统万变330kV主变过载控制策略。运行方式考虑统万变两台主变并列运行方式,主变过载后控切其供电区内110kV风电或光伏并网线路,控切线路不少于10条。孤网过剩功率切机策略。运行方式考虑正常全接线方式以及榆横变以北、麟州和郝家变以南的330kV线路单线检修方式(含龙横双回线同停检修方式)。孤网过剩功率切机策略应根据线路跳闸前的断面送出功率,按最小欠切原则一次性选切孤网内的若干台允切机组,优先考虑切除光伏虚拟机组,并应判出孤网高频时方可动作切机。
其他文献
农村配电台区作为电网运行管理的最末端,是智能化水平最低,管理最困难、人工效益成本最高的一个环节.推进配电自动化,提高农村配网智能化,是建设智能电网的重要环节.新安县供电公司智能化配电台区建设,根据农村电网建设的实际,利用国内电网建设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全面提高了农村配电台区的智能化水平,为进一步推进配电自动化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和实践经验。智能化配电台区是应用智能配变终端实现配电台区信息模型的规
风力发电电源与同步发电系统电源故障暂态特性有着明显的差异,风力发电电源在系统故障时呈现明显弱电源特性,故障后有系统频率会发生变化、短路电流逐渐衰减、非工频分量较大等特征.本文通过建立典型风力发电机组及风力发电送出系统等值PACAD模块,仿真分析了风力发电送出线路各种区内外故障系统暂态特征,研究了传统距离保护在各种故障工况下的适应性,提出了改进方法.提出以微分方程模型解决距离保护测量精度问题,并根据
线路差动保护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安全性、速动性和灵敏性都是线路差动保护的挑战.负荷电流、TA饱和、线路充电电流都会影响差动保护的性能.本文对自适应线路差动保护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个新型的基于故障分量电流的自适应线路差动保护方案,同时提高了保护的安全性、速动性和灵敏性.PSCAD/MATLAB仿真验证了新原理的可靠性.研究表明,利用故障分量的方向信息可以提高保护区内故障的灵敏性和区外故障的安全性,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电力业务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的通信网络也面临着挑战和转型,正在从各种业务承载在各自的网络上(混合组网技术)转变为所有业务承载于同一网络上.在诸多通信业务中,线路差动保护信息的传输具有极其苛刻的要求.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揭示了在IP化网络环境下,影响差动保护性能的因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在物联网(IoT)和“IP化”的大背景下,由于IP网络具备高效、灵活的特点,电力通信技术正在
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动模试验研究了变压器和应涌流的产生机理与基本特征,并详细分析了系统阻抗、合闸角、剩磁、系统电压和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等因素对和应涌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站域信息共享的并联和应涌流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对比运行变压器和空投变压器励磁电流的波形相关性,有效识别和应涌流,动模试验和现场录波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在超高压电力系统中,自藕变压器与同容量的普通变压器相比,具有材料省、造价低、损耗小、重量轻及便于运输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详细论述了西门子主变差动保护零序补偿原理,通过对案例进行详细分析,找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该方法对解决类似变压器差动保护问题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能够有效地保障变压器安全运行。当主变差动保护采用外部补偿方式情况下,必须保证外接零序TA的极性和保护计算零序电流的方向一致。
目前,新时期电网特性趋于复杂,安全矛盾突出,一次设备故障多,二次设备隐患多,新投设备故障缺陷增多,电网设备故障多发。因此,须对一些典型事故进行分析和总结,提高运维人员事故处置能力,提升电网安全稳定水平。本文介绍了新建750kV主变充电时,由于母差保护所使用断路器间隔TA绕组极性接反,造成保护动作跳闸,断路器单相跳闸,重合闸动作;分析了开关重合原因,进行了试验验证,提出了整改措施.SJL变7512断
电力通信在电网运行中起到感知、传输、交互的作用,在输电领域主要用于继保和稳控装置的实时数据传输、调度控制以及应急、可视化监测和巡检、输电监测和安全预警等。从电力载波、微波通信到光纤传输,电力传输方式本身的特性受到广泛关注,SDH自愈环光纤通道对继电保护的影响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稳定控制装置通过采集区域电网中多个厂站的信息进行策略判断,通信传输的质量对策略的正确判断及执行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研究SDH
现代电力系统快速发展,依托能源基地附近的大型发电机组采用经交流特高压输电系统、交流加串补输电系统、交直流混合系统输送电能是电网发展的重要模式.次同步振荡引起的发电机组扭振已成为影响电网和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重点介绍了采用机端次同步阻尼控制器(GTSDC)抑制次同步振荡的基本原理、控制原理、关键技术以及控制效果现场试验分析.最终验证了采用机端次同步阻尼控制技术能够有效抑制次同步谐振
本文对目前智能变电站数字采样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各种技术路线和技术方案进行了探讨,阐述了数字采样的原理及运用方法.文章对比了传统变电站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控制设备的采样方法,介绍了数字采样关键技术:数字采样同步原理与插值原理.并结合智能变电站各种实际需求,介绍了多种常用的数字采样同步与采样延时测量的方法,并创造地的提出在采用网络传输采样值方案且同步源丢失的情况下,利用锁相环原理实现采样值报文到达预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