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二粒小麦抗白粉病基因MlIW172的精细定位和物理图谱构建

来源 :第三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是危害世界小麦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实践证明,选育和推广抗病品种是预防白粉病危害、保证小麦稳定增产最经济、安全、有效的手段.野生二粒小麦是小麦的野生祖先种,对小麦白粉病具有良好的抗性,是小麦抗病性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本研究选用来自以色列的野生二粒小麦IW172与栽培四倍体硬粒小麦Mo75杂交创建了包含2736个单株的抗白粉病分离群体,在对抗白粉病显性单基因MlIW172初步分子标记定位的基础上,利用与MlIW172紧密连锁的EST标记与二穗短柄草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确定了小麦MlIW172位点基因组区域在短柄草基因组1号染色体的对应基因组区域,其中距离MlIW172位点最近的分子标记与MlIW172的遗传距离为0.11cM.为了分离MlIW172的候选基因,构建了野生二粒小麦基因组BAC文库.利用基因MlIW172区域内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7A染色体上特异的DNA序列作为探针,筛选野生二粒小麦BAC文库,其中一个探针筛选到一个阳性BAC克隆454A12,另一个探针筛选到两个阳性克隆561K11和752N8.在此基础上,对筛选到的阳性克隆进行末端测序并开发分子标记,然后再用新的标记设计探针筛选BAC文库,进行染色体步移,构建覆盖MlIW172基因区域的BAC克隆重叠群,即物理图谱,为抗白粉病基因MlIW172的分离和克隆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利用EMS诱变小麦偃展一号,从其后代中鉴定出一个矮秆圆粒的突变体.偃展一号的株高为75cm,籽粒为长圆形,千粒重为51.58g,与野生型相比,圆粒突变体抽穗期正常,但株高变矮,
民以食为天,我们每天都得吃饭喝水,以保持机体的内在平衡和正常的生理功能。老年人也离不开吃喝。由于年龄、生理状况的不同,老年人更须注意吃的辩证法,才能达到收支均衡,健
抗衰老的研究突飞猛进,难道人真的可以青春永驻?实验证明,红酒中存在一种叫做白藜芦醇的成分,这种成分能够激活具有抗衰老作用的蛋白质——去乙酰化酶,从而减少高脂肪饮食的
2006年6月。长沙街头。一副半裸出镜的公益广告惊现公交站牌。长沙市电视台两名主播与一名女大学生半裸拍摄“拯救乳房”防治乳癌的公益广告,一时引起舆论哗然。“粉红丝带”
  赤霉素受体GID1蛋白是植物赤霉素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分.利用BAC筛选和同源克隆的方法,从小麦品种中国春中获得了3个TaGID1同源基因的基因组DNA和cDNA全长
会议
“自主-反哺”式教育理念是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觉、主动查阅资料、访谈、调研等方式有目的性的寻求知识,并在此基础之上通过所掌握的知识来教育其他学生,使知识得
期刊
内观疗法是日本吉本伊信先生于1937年提出、1953年确立的一种源于东方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心理疗法。内观法是一种以“我所得到的、我所付出的、我给别人添了麻烦”的3个提问形
毛厚明属龙,但同事们却说他应该属牛──地地道道的“老黄牛”,他现任福清市国税局纪检员,虽说已年届花甲,但他在工作上的执者追求以及付出的努力与艰辛足可树为同行的楷模。一初
美国 Pulsent公司 3月 2日公布了一项秘密研发了 4年之久的新的图像压缩技术。据介绍 ,该技术的数字影像压缩比相当于目前 MPEG-2压缩技术的 4倍 ,并且不会出现变形和图像幅